心手相约,情系四平。《四平社区晨报》是一份属于社区群众的报纸,我们会提供最新的社区动态,报道身边的点滴变化,展现四平社区雅俗共赏的风情。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居民,切实了解居民所想,为居民搭建更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特向广大居民开展征文活动,征稿内容:生动有趣的社区新闻;触动心灵的好人好事;领悟生活的散文;评论陋习恶俗的小言论。 我们欢迎任何形式和体裁的自由投稿(文字稿件、摄影或书画作品、漫画、设计创意作品等),只要是对四平社区的所见所感,我们都热烈欢迎。 投稿邮箱:yandong@sqcbmedia.com 今天,我怀着开心、万分感激的心情来说说我的心里话。 2010年,我爱人患焦虑症,在医院治疗了一年半仍没好转,2012年春,我们去四平路街道老年大学学跳舞,与人群的接触,又重新燃烧起生活的快乐,一个学期后,他的焦虑症就好了!2014年我们又来到同济老年大学唱歌班学唱歌,这两项活动,不仅使我们的身体愈发健康,还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快乐。 转眼,2017年3月阜新路睦邻中心开张了,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这里的活动环境非常好,离家又不远,想在这里组织开展唱歌、跳舞活动,让更多的老人参加,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我的想法得到了睦邻中心第一位领导王小江的大力支持,刚开始时只有5到6人,我们在小客厅唱歌,在室外做形体操。后来加入了周月珍、琴师赵世英、朱仙鼎及夫人陆佩珍、吴粉弟和吴桂芳等人,这时队伍已经有11人了,因而组建了唱歌班。由朱仙鼎任班长,周月珍任副班长兼教歌老师,吴粉弟任教歌老师,我任财务及印发歌唱纸,我们的活动时间就定在了每周四的上午。 由于我们唱歌班有了优秀的核心领导班子,特别是朱仙鼎和朱月珍聪明能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唱歌班的发展壮大操心操劳,唱歌人数也快速的增加起来,得到了睦邻中心第二任领导陶静雯的大力支持。8月份,活动地点从小客厅换到了大客厅,参加唱歌的人数从不到10人发展到现在40多人,只用了1年多的时间。 随着唱歌班的扩大,跳舞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陶静雯和第三任领导唐悦卉都非常支持我们的活动,又为我们在这里安排了专门跳舞的时间,实现了我们在这里开展唱歌、跳舞活动的愿望,所以,我心里特别开心。 接下来,我讲一下万分感谢的事例: 去年老年节活动时,朱仙鼎夫妇为大家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茶话会,参加的人都特别感动,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他们夫妇的才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周月珍班长工作特别认真,她胸怀宽广,做事细心、耐心,与群众贴心,每次上课前都精心备课,面对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从50岁到90岁的歌友们,要让大家都开心,是多么不容易,但是她做到了!现在唱歌跳舞班用的44张歌纸,绝大部分是她选歌,她爱人打印、复印,从不计较得失。她不但自己参与,还把爱人发动进来,一起为唱歌跳舞班做奉献。每逢重大活动,她都精心考虑方案,并征求班委成员意见,然后组织实施。她还组织小分队到养老院表演,老人们看到大家的精彩表现,感动的热泪盈眶。她为社会做贡献,为睦邻中心争光,综上所述,周月珍是我们的好班长,她的才华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令我十分敬佩。 吴粉弟认真备课、教歌,尽心尽力上课,无私奉献,精神可嘉。 王微微的教歌、指挥水平非凡,只要唱歌班需要,她都尽心尽力安排。 赵世英克服家庭困难,尽心尽力为唱歌班拉琴,还把自家的大音响无私奉献给唱歌跳舞班使用。 江存云积极主动为歌友拍照、打印,无私奉献,深受歌友们赞扬。 严玉英、张伟芬、史慧萍夫妇等许多歌友积极参加活动,还主动为唱歌班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蔚然成风,我今天的快乐,是许多奉献者用辛苦换来的,因此我万分感谢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