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城市漫步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BU穿YANG”滨江之旅 感受滨江工业遗存带的魅力

编者按

杨浦滨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目前世界最大的滨江工业遗存带,是杨浦特色旅游资源“三个百年”中“百年工业”的重要载体。

杨浦滨江南段岸线全长5.5公里。场地结合历史遗存保留了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厂(1881年英商杨树浦水厂)、发电厂(1911年上海工部局电器处新厂)、煤气厂(1932年上海煤气公司杨树浦工场旧址),开近代上海市政公用事业之先河。诚如斯言,如将上海之于中国,恰如杨浦之于上海。本期作为开篇,让我们一起开启“百BU穿YANG”滨江之旅。

中国救捞陈列馆

杨树浦路1426号

开放时间:9:00-16:00

中国救捞陈列馆,位于杨树浦路1426号的海救大楼(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内,2011年8月23日建成对外开放。

中国救捞陈列馆展厅面积1636平方米。一楼设序厅、贵宾厅、3D报告厅,通过序厅背景的气势宏大而庄严肃穆的大型浮雕墙,突出了中国“救捞”人坚决履行保障海上人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清洁的崇高使命。3D报告厅播放的“大爱无疆”纪录片演绎了一代代救捞人无数次面对艰难险阻、生死抉择所演绎的“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二楼作为纯展示区域,设救捞溯源、亲切关怀、兴业华章、铸就辉煌、实现跨越、传承创新、发展愿景和后记七大主题展区。

整个陈列馆通过展出大型浮雕墙1面,图文版100余块,历史图片500余幅、视频播放点11处,陈列实物资料200余件,说明文字近1.2万字,全面展示了中国救捞(全称“中国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从创建之初的单一打捞清障队伍发展成为具备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的强大专业救捞队伍,承担人命、财产、环境救助的使命职责,在维护我国的海上交通安全、保护国家生命财产、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履行国际海上安全义务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船排遗址广场

杨树浦路640号

开放时间:全天票价:免费开放

进入上海船厂滨江区域,你会看到轨道、登船梯、塔吊,凭栏望江,游目骋怀,说不定就心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感喟。

杨浦滨江船厂段有一个特别的所在——船排遗址广场。这是一个让工业遗存活起来的奇妙景观,也是设计师们精心打造的公共开放空间。“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地面一座扬帆启航的船头高高扬起,好似奋力驶向远方;脚底玻璃之下,是一个曾经沉睡多年的船排。在这里,往来的游人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的遗痕,又可以感受昂首驶向未来的信心与勇气。

秦皇岛路游船码头

秦皇岛路32号

开放时间:5月1日起10:00-15:00

票价:免费开放

秦皇岛路游轮码头,前身是黄浦码头。据原始资料佐证,1919年12月9日到1920年12月15日,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在内的六批共计656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从黄浦码头登船出发前往法国。作为上海黄浦江游览重要的水上门户,秦皇岛路游船码头是按照“世界会客厅”要求开发建设的,集“浦江游览和滨江游览”为一体的水岸联动综合体。2018年5月1日升级改造后正式启用,年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可谓是“上船游浦江,上岸游滨江”。

今年3月以来,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在上海市黄浦江码头岸线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完成打造具有码头文化特色、红色文化内涵的“文旅融合,水岸联动”旅游咨询服务窗口,于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正式向市民开放。

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建成了“初心启航”展厅、国家级非遗上海港码头号子展示区、杨浦滨江5.5公里公共开放区都市旅游导览长卷,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旅特色体验导览服务。

在秦皇岛路游船码头候船大厅内,市民游客可以了解杨浦区“国家级非遗”码头号子文化。通过还原相关场景和聆听近10首“码头号子”原音,使市民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这也实现了市人大代表“在码头上聆听国家级非遗项目码头号子”的提案建议。

在杨浦滨江全景导览文旅长卷,市民游客能在百米内一睹杨浦滨江“百年工业博览带”的风采。全景导览文旅长卷内包含2个游船码头、6个杨树浦驿站、10件城市空间艺术季永久保留作品以及16处滨江文物历史建筑的图文和二维码介绍。同时,为方便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全面知晓和了解滨江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全景导览文旅长卷上还将滨江南段沿线的商业网点、自动售卖机、厕所、码头渡口、地铁线等作了标注,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

东方渔人码头

(上海鱼货交易市场旧址)

杨树浦路1088号

营业时间:10:00-22:00

现在,从丹东路、安浦路口的转角进入杨浦滨江段的栈道,你首先看到的就是曾经的全国第一——上海鱼市场,旧时的黑白影像印刻于规整的透水混凝土步道之上,形成一套独特的鱼市相册。眼前,渔码头的铁轨上放着吊轨花车,其造型酷似码头上曾经的吊机轮脚,两端的花坛、中间的长凳,面江而坐,湿润的江风习习拂面。再走,进入响响的木栈道,奇特的路灯映入眼帘——那是输送水电的管道变来的。杨树浦水厂江面一侧550米钢木结构栈桥悬浮于水面上,栈桥以“舟桥”为理念,颇像条靠泊的大船。

“渔人码头”的概念来自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那里原来是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而在失去了码头功效后,经过商业包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区域。上海东方渔人码头,其址原为建于1915年的杨树浦纱厂和1938年的上海鱼市场。该项目是黄浦江两岸唯一一个、同时也是上海第一个渔人码头主题休闲区。

保留至今的近300米长的杨浦滨江防汛墙上仍刻画着上海渔业的发展轨迹,斑驳的墙面似乎在诉说着曾经那段跌宕起伏的鱼市往事,而这些记忆也将伴随着这些老建筑、老厂房,开启杨浦滨江后工业、新百年的崭新篇章。

皂梦空间展示体验馆

(上海制皂厂旧址)

近杨树浦路1578号

营业时间:10:00-17:30

票价:免费开放

这个改造于原上海制皂厂生产辅助区的展示体验馆,南临黄浦江,由陆域景观与水域码头组成。陆域部分的西侧原为生产区与辅助区,设计以原始墙基为线索,砌筑红砖矮墙,还原历史空间格局,形成半开半合的庭院;同时通过浮起的钢栈道连通各处,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东侧部分由原生产车间中压水解楼及污水净化池(调节池、格栅池、生物转盘池、气浮池、次氯酸钠池、观测楼)组成。

改造后的露台宽敞明亮,精心规划种植的花草错落有序,在这里可以头“枕”江水,“闻”到上海制皂厂的老味道。

从皂梦空间正门进入展馆内部,镶满各种肥皂模型的肥皂墙立即映入眼帘。馆内所有空间全部以圆形管道连接,高度还原制皂厂原始风貌。顺着参观动线深入,便到了位于中心区域巨大的视觉艺术装置——“源泉”。以制皂的反应池为基础造型,工业管道顺着结构在上方纵横交错。游客可通过装置在四周管道完成吹泡泡的互动,带有芬芳气味的多媒体泡泡在四周棱镜的反射下,构成光怪陆离的泡泡世界。

“源泉”的右方通向“皂艺”,该展区讲述肥皂与生活相关的记忆和体验。临展区每半年更换主题,第一期主题拟定百年广告,展出1923年至今关于肥皂厂的广告画以及广告语。而穿过“源泉”左侧,由管道和多媒体光影打造成的“时光隧道”,便是露天花园。锈迹斑驳的管道、生机勃勃的绿植形成鲜明对比。

花园之后,便是大型艺术品《一年/一万年》。融入泡沫元素的艺术品,形似钟乳石,也是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永久性展品之一。在休闲咖啡馆连接的另一处,是个相对独立的展区。各种极具年代感的肥皂,包裹在一个个肥皂泡型的透明展示窗内,“长”在绿色植被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裕丰纺织株式会社旧址)

杨树浦路2866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11:00-21:00;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10:00-21:00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位于杨浦区东外滩板块的杨树浦路与黄浦江之间,东望黄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复兴岛,西临上海最早的发电厂——杨浦发电厂,南依上海市的母亲河——黄浦江,北至蜜蜂毛衣厂原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由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改建而成,占地12.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原厂房屋顶采用整齐的锯齿形设计,传递出别具风味的建筑形态,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时尚中心。这里以时尚为核心立意,集创意、文化及现代服务经济于一体,以跨界融合的国际名品和各界休闲娱乐业态,引导时尚潮流。同时,挖掘现有城市特色和资源优势,对接老城区繁华,以建筑形态与人文环境促进文化交流,成为中国与国际时尚业界互动对接的地标性载体,成为独具上海魅力的国际时尚中心。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外墙为清水红砖,既保留了上世纪20年代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年轮,又融入了当代时尚的审美元素。坐拥360米黄浦江岸的江岸尚景视野开阔,站在木平台上吹着缓缓的江风,欣赏着美丽的黄埔江日落景色;转身回望叠水灵动,时而喷涌绚烂,时而潺潺流动。2015年,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以独特的建筑形态与人文环境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许多人都慕名而来感受这拥有近百年历史沉淀后遗留下来的老工业气息。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四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