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煜 8月2日,杨浦区救助管理站三楼的活动室装扮一新,屋里挂满了粉色的气球、墙上写满了祝福语。在这里,杨浦区救助站的社工们为救助站的“女儿”小樑举办了一场18岁成人礼。在成人礼上,小樑说道:“我想当一个独立、自由、快乐的人,未来的日子,要像向日葵一样,一路向阳而生。”区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居加定说道“希望你成为一个阳光自信、内心强大的人,生活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快乐,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超上海本科录取分数线47分 7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在推迟一个月后顺利举行。这场特殊时期的考生队伍中,还有一名特殊的考生,她就是杨浦区救助站的“女儿”——小樑。 “金榜题名、势不可挡”“考的全会,蒙的全对,加油!”在杨浦高级中学考点外,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带着鼓舞士气的横幅,为小樑加油。李晖是杨浦区救助站的一名社工,她陪伴小樑的时间最长。李晖坦言:“考前一晚,我比她还激动,既希望她在高考后有更独立的人生,但又实在舍不得她。”高考期间,谁负责接送、谁负责陪同、饮食如何保证……一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7月23日,2020年上海高考本科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公布,小樑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457分,超过上海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7分,其中,英语成绩还考了全校第一。然而小樑并没有十分满意,她觉得自己“应该考得更好一些,辜负了关心我的人”。大家都为她的成绩感到欣喜。 小樑想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这些年社会各界的关怀,在7月31日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她第一志愿填报了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社工姐姐提醒她“学医会比较辛苦”,小樑说道:“很多人关心着我,我为大家付出,没有什么辛苦和可怕的。”小樑对今后的大学生活,也有很多规划:“我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大学里一定要争取入党!还要加入学生会,为学校和同学服务。滑板和吉他社团也是我想尝试的……” 小樑的三个生日愿望 在生日会上,小樑说自己有三个生日愿望,一是去曾收留了她8年的爷爷奶奶家看一看,目前愿望已经实现了;二是和同学做一次毕业旅行;第三个愿望,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去已故的李福强老站长的墓前,对这个给了自己温暖家庭的“站长爸爸”说:“您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已经成年了,您希望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我没有辜负您的期待。” “人生都要经历风雨,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这是李福强生前经常对小樑说的话。 小樑是一个身世坎坷的女孩。她5岁时就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失踪,被送到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站和定海路街道办事处帮助下,热心市民胡奶奶和孔爷爷收留了小樑,然而,2016年初,因胡奶奶身体原因等因素,无法再继续收留她,李福强就把她接回站里。这些年,小樑一直住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困境儿童保护中心,中心就是她的第二个家。 十多年前,小樑的父亲病逝,母亲下落不明,她一直未能申报户口。2017年1月,小樑即将迎来中考,但“黑户”身份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当时,正值国家出台《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解决小樑的户口难题出现了转机。“放弃中考中断学业,小樑可能永远走不出救助站,无法开始自己的人生。”基于这一想法,中考前夕,杨浦区救助站工作人员抓住机遇四处奔走,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本着特事特办原则,小樑的户籍终于得到解决,并落户于其父亲户籍所在的定海路街道社区公共户。 在派出所拿到户口簿的那一刻,她热泪盈眶:“别人一出生就有的东西,我到了15岁终于有了……”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李福强已确诊癌症晚期,正在用最后一份光和热为她的成长铺路。2018年3月,李福强倒下了,但他对小樑的谆谆叮嘱“路是靠自己走出来”从来没有被小樑忘记。 中考考入杨浦区重点中学中原中学后,小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长期担任班长职务,先后获2017-2018学年杨浦区中等学校“三好学生”、2018年度“杨浦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8年暑期,由学校推荐参加了杨浦区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培训。 在杨浦区救助站的生活 在生日会上,社工组组长胡求军寄语小樑“初次见面时,你是那样的瘦弱、不爱讲话,几年时光的流逝,我们看到了你的变化,恭喜你在今天走进了成年人的行列,这不仅意味着你的成熟,更意味着你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将要肩挑起更加重大的责任,我们救助站这个大家庭,会一如既往地给你关心和支持。” 没有父母,但相比别人,小樑拥有了更多人的关心。在救助管理站,专职社工负责她的生活起居,跟踪学习、心理疏导、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帮她规划和管理生活补助。每天上下学,站里会派专车接送,为避免同学们看见,车辆都会停在隐蔽处。上网课的时候,站里腾出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 为保障小樑健康成长,救助站食堂每天为她配置营养均衡、卫生可口的膳食,考试季,救助站工作人员更加注意她的营养摄入,每天确保鸡蛋、牛奶、水果供应,周末再按照她的喜好适当加餐。 除了杨浦区救助站,小樑还收到了来自各界的关心。定海路街道为她申请低保金,再加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她每月有1900元生活费;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慷慨解囊,给予爱心捐款……临近高考,相关部门也在为小樑的备考“加餐”:杨浦团区委招募优质师资作为志愿者,每周末前往救助站为小樑辅导功课;每周五周六晚,小樑都参加区教育部门主办的特困家庭优秀学生免费辅导讲座,进行考前冲刺。 窗户透进温暖的光,房间布置简洁、温馨……小樑在救助站的生活健康、舒适、充实。“我最感激的,是多年来大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阿姨总是提前问我第二天早上想吃点什么;司机叔叔起得比以前更早了,无论烈日酷暑还是狂风暴雨都准时接我上下学……”小樑动情地说。 杨浦区救助站站长居加定说,小樑2015年入住困境儿童保护中心后,为了让她尽快适应新生活,延续良好的学习状态,站里安排了多名社工分工协作,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关注她的体育锻炼、课业进度、心理疏导等工作。 小樑的成长也给困境儿童保护工作带来了启发。“我们应该持续付出爱心,开展个性化工作,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拥有改变生活境遇的愿望和能力。”居加定说。 (杨浦区救助站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