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以学促干,服务群众有“热度”

深入调研“美丽家园”建设
面对面咨询老年人需求
业委会合并互动

自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来,四平路街道党工委把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贯穿始终,把联系实际学“四史”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党员干部以学促干、知行合一、真抓实干,深入基层一线,边走边看、边听边询、边析边办,找问题、寻举措、解民忧,对标年末收官工作再发力,彰显出服务群众的“热度”。

以学促干

“边走边看”察民情

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注重联系实际学,在学习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把基层作为走访调研主阵地,坚持用“小步”丈量基层“大路”,以学促干,在“边走边看”中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让群众诉求更加便利。

党员干部在深入调研“美丽家园”建设、垃圾分类、疫情防控常态化、民生服务政策落地等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紧盯“短板”,扭住不放,号准脉、谋实招。针对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不到位、分类纯净度不高、沿街商铺时好时差等问题,街道及时完善硬件设施,党员干部主动跨前加强指导,做到行动在一线,抓工作落实在一线,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街道坚持问题导向,把惠民、聚民、助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每周一下午作为党员干部“联系基层日”,深入居民区、居委会了解实际困难;将每周四上午作为处级干部和年轻党员干部“信访接待日”,为居民诉求提供便利;处级领导干部每月定时开展一次“一线工作法”,体察民情,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信访件406件,日常接待来访群众120批150人次,化解存量矛盾6件,做到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实现了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

知行合一

“边听边询”问需求

在“四史”学习教育中,街道坚持把“四史”学习教育从室内转向室外,党员干部注重结合实际学,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与群众心贴心交流,面对面咨询,全面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做到知行合一,在“边听边询”中问需求。

针对社区老年人居多,居民区老年活动室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主动对接需求,加大为老服务力度,先后对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区和鞍山七村居民区等4个老年活动室进行大修,提升服务功能。为社区1163位老年人办理“银发无忧”意外保险,为571人次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1654人次老人提供社区助餐服务。在精准对接帮扶方面,街道着重关爱失独、空巢、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党员干部先后走访慰问困难老年人84户,百岁老人23位,为12870人次独居老人提供敲门关爱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来,党员干部主动走进居民区、亲近居民,切实为群众提供精心、精细、精准服务,解难纾困,为居民与政府部门搭建起沟通桥梁和纽带,让居民时时刻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真抓实干

“边析边办”解民忧

针对“短板”问题,认真思考分析,直指问题本质,真抓实干,在“边析边办”中解民忧,做到绳子在哪儿打了结,就在哪儿解开,勇于跳出老习惯,拿出新招法,以“干”求“活”,越“干”越“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四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真学多思,学出担当作为,面对居民群众反映地彰武路断头路薄弱地区脏乱差的现象,在推进整治过程中,街道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党员干部认真开展调研,借力同济大学力量,充分听取民意,多次开展“互动工作坊”,凝聚群众智慧力量,把彰武路断头路薄弱地区打造成社区文化墙,实现薄弱地区的升级改造。针对老式公房小区多个业委会、多头管理导致物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调研,破难题、解民忧,完成鞍一(2)、鞍一(3)、鞍山六村等多家业委会合并工作,解决多头管理问题,同步推进鞍山七村铁路小区等5家业委会换届选举和备案。

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以来,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有“争”的决心、“拼”的动力和“干”的干劲,自觉把服务群众工作晾在桌面上,邀请群众点评,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力戒形式主义,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形成从上而下、内外互动的联动形式,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社区宣文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四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