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最近14天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 “请问您是否患有慢性病或者发热、咳嗽症状?” “请问您是从哪儿回上海的?采取的什么交通方式?” 四平路街道防控办里传出了一阵阵话语声,工作人员一手拿话筒、一手拿笔,边询问基本情况边做记录,摸排社区是否存在近14天有重点地区旅居史、与重点地区旅居人员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发热咳嗽症状等情况。 防控办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是从不停打电话开始,他们中有退休的居委会书记、有刚毕业入职的大学生,有刚从企业转入机关的工作人员,然而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团结一致、取长补短,热情服务好居民群众,被大家称为“锵锵五人组”。 凝聚合力 五人组齐发力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高度重视之下,“锵锵五人组”自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就模糊了休息时间,躺在床上也满脑子都在梳理一天的工作安排、注意事项。特别是5月份多地出现本土病例期间,“五人组”加班加点,有的通过电话逐个排摸询问重点居民,有的制作表格方便登记和查询,有的深入企业一线宣传动员……每个人各显其长,共筑社区免疫长城。 随着夜幕悄悄降临,打完最后一个电话,他们的嗓音也微带着沙哑。但一天的工作仍未结束,对照询问记录表,还要加班加点的再次逐一复核,确保员工性质、外出地及时间等信息精准。 五人齐心合力,单日排摸中高风险来沪人员368人,确保中风险来沪人员纳入社区健康管理,动员其他地区来沪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推进了四平路街道的防疫工作更上一步新台阶。 发挥特长 兵分五路埋头干 “锵锵五人组”从“苗”准自身,“苗”准目标,“苗”准服务出发,使社区新冠疫苗接种推进工作走深走实,结合自身所长,兵分多路,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金远:在机关工作5年,主要从事业务工作,这次他本着锻炼自身综合协调能力的想法,主动担任疫情防控联络员。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接街道各职能部门,根据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共同研究工作方案、制定任务计划、完善考核办法,组织各部门共同参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还要对设置流动车、上门接种点位的商业广场、企业单位进行现场指导;为高校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后续保障。 金富:作为一名刚退休的居民区书记,他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要求加入防控办队伍,充分利用居民区工作经验,带着刚入职的大学生组成楼宇企业走访队。通过“扫街、扫楼、扫户”,开展地毯式排摸动员。此外,他主动提出鞍四(1)争创疫苗接种先进小区,并指导居委会疫苗接种工作,和居民区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该小区疫苗接种完成率始终位于街道前列。 邓凯云:她是“锵锵五人组”里最年轻的成员,进入防控办队伍后,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她很快进入角色,学会如何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沟通,如何做居民思想工作。尤其是在第二阶段企业单位争创达标单位过程中,她独自带队,会同市场监管所、房办和物业,组成楼宇走访排摸工作小组,排摸楼宇企业的疫苗接种完成情况,进一步要求企业加大疫苗接种动员力度,提升疫苗接种完成率。 栾洁:作为一名刚从企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她将企业单位学到的表格制作、海报编辑等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到社区工作中,通过编排街道每周上门接种时刻表,让居民区,企业单位能够对街道的上门接种安排做到一目了然。此外,她还快速学习健康云、上海疾控等手机APP系统,帮助老人快速扫码登记,提升疫苗接种工作效率。 蒋锋:他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转变为社区工作者,快速适应了角色转变,尤其是在居民区疫苗接种工作中,奔赴各居民区现场踩点,指导居民区做好预检区、接种区、观察区和应急区的现场布置。同时,作为志愿者协助工作,加强现场秩序管理,做好后勤保障。 彰显温情 打通“最后一公里” 针对四平社区白领多、老人多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就近接种,“锵锵五人组”还主动跨前,通过现场踩点、沟通策划,设立了7个企业单位、8个居民区、2个商业广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接种原则,为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群众接种新冠疫苗。 疫苗接种临时接种点设置了咨询区、登记区、接种区与留观区,每个区域间隔区分明显、标识指引流程清晰,前来接种人员按照扫码,测温,咨询,登记,接种,留观的先后顺序,有序进行,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工作人员的点滴关怀。 据了解,截止至5月19日22:00,四平路街道共接种62372人,占社区总人数的81.35%,排名全区第二。 下一步,防控办将持续发挥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在23个居民区陆续设立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实现居民、企业职工“应接尽接”,共筑起群众免疫屏障。 (街道防控办、社区宣文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