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洁 时值春季,人最容易犯困,开车的司机更是如此,如果睡眠不好,休息不够,疲劳驾驶更容易出事故。近日,49路车队的一个小举措,让驾驶员们暖心不已。 记者跟随49路车队走访发现,外面的气温已达15摄氏度,车内气温更是接近20摄氏度,在这样的温度下,记者哈欠连天,打开车窗,风不再像冬季一样寒凉刺骨,而是更容易催人打瞌睡。 驾驶员顾国兴对记者坦言,天气变化对司机的确有影响,尤其是春天一到天气转暖,容易产生睡不醒的感觉,从而导致精神不集中。“一车乘客的安全都把握在我们手里,绝对不能任何闪失。”他说,最近车队正在通过一系列“防春困”措施,谨防疲劳驾 驶。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司机们在工作时保持驾驶的精气神儿,车队工作人员在49路11条线路终点站调度室放置了清凉糖和清凉油。开车之前,驾驶员们都会被温馨提醒一番。 车队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春困”困扰的不止是驾驶员,最近乘客在车上打盹,下车忘拿财物的事情也频繁出现。尤其是在下午两点到四点,是乘客犯困的高峰期,驾驶员们时刻提醒乘客到站情况,并温馨提醒他们千万不要遗落财物。 【延伸阅读】 “春困”有别于疲劳驾驶,一是睡眠充分,确保精力充沛。因为“春困”也是疲劳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有精力充沛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在行车中要采取五项措施预防春困:一是早睡早起,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其次平时多加强体育锻炼,克服消极懒惰情绪。三是适当调整饮食,常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少吃易伤脾胃的寒凉、油腻、粘滞食物。并做到生活规律、早睡早起,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此外要注意车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使室内与车内氧气量维持平衡。最后要加强学习,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道路安全常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当感觉“春困”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摩舒筋活血、提振精神,如按摩头部、面部的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等。按摩时不管站着还是坐着,一定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将手掌搓热,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至20次,逆时针再揉相同的次数,如果手法得当,一般按20秒至30秒就有明显效果,这样在发车间隙公交驾驶员可利用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赶走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