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邢练军(龙华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医师) 自2019年12月以来冠状病毒疫情蔓延,无论是闭门在家躲避病毒,还是返工返岗居家隔离期间,大多数朋友在家大鱼大肉,猛吃海喝。虽然嘴巴过足了瘾,但小心你的肠胃要遭殃。再加上“宅在家”,缺乏运动,睡眠不规律等原因,肠胃负担不断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疾病成了很多朋友的困扰。 中医认为,胃肠疾病多与饮食不洁与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调、感受外邪、脾胃素虚等因素有关。 饮食失宜: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会诱发或加剧胃肠疾病。过食寒凉,寒冷会刺激胃黏膜收缩,减少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还可刺激平滑肌,引起收缩痉挛,造成疼痛;同时寒冷会加速胃肠蠕动,造成腹泻。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增加泛酸的机会;急性胃扩张会引发胃穿孔,甚至引发急性胰腺、急性胆囊炎。 情志不遂:心理问题被认为很多疾病的诱因,对于疫情过于的焦虑紧张,“宅在家”滋生的负面情绪,常常会诱发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问题,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肠易激综合征。 劳逸失调:疫情期间,大多数朋友普遍缺乏运动,胃肠蠕动减慢,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情况。同时作息规律被打乱,熬夜、赖床,更甚者出现“月亮不睡我不睡、太阳下班我起床”的作息,早饭不吃,深夜搞个夜点心吃吃,极易引发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 感受外来邪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共餐制,极易造成HP (幽门螺杆菌)的交叉感染。而幽门螺杆菌常常会引发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胃癌。剩饭剩菜或熟食不加以适当贮存就容易被细菌污染,使胃肠道感染,造成恶心、呕吐、腹泻甚至胃肠炎症。 脾胃素虚:本身具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或消化道溃疡病史,在疫情期间,就医机会减少,服药依从性变差,也易加重胃肠疾病。 如何有效预防胃肠道疾病 三餐规律,摄入适量的新鲜水果、蔬菜、优质蛋白及谷物,避免坚硬、生冷的食物,切勿过饱,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胃的负担;进餐时尽量做到细嚼慢咽,既有助于消化,又能减轻胃的负担,减少胃黏膜的损伤;慢性胃病患者忌用辛辣煎炸刺激食物,尽量避免进食过热、过酸,或过于寒凉及熏烤的食物,减少对胃的不良刺激;胃酸过多者忌食过甜、过酸的食物,如红薯、番茄及较酸的水果等;容易胃胀的患者应尽量少吃容易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芋头、米粉、豆制品等;胃酸、胃部灼热感比较明显,应尽量避免烟酒、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睡眠 适当运动: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神态与动作,由汉魏时期神医华佗创编,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也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五禽戏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相互协调配合,并通过效仿虎之威猛、熊之沉稳、鹿之安舒、猿之灵巧等,展示不同动物的动作,可以让身各部位得到针对性的锻炼。瑜伽也不失为居家运动的另一种选择。 中医预防保健方法 按摩合谷、足三里、中脘或阿是穴,常可起到急则缓急止痛,缓则治本康复的作用。具体操作如下: 揉法:仰卧,用掌揉按腹部,以腕关节为主进行回旋动作。先用右手向右转10次,再向左转10次,再挟左手,向左右各旋转10次。揉时由慢而快,再由快而慢,用力要均匀。如此反复揉10-15分钟。按法:用中指与食指点按腹部,由腹上部向下,再由腹下部向上点按,并注意腹腔部位有无软硬块与压痛点,以及气过水声的局限性与游动性。 推法:用手掌上下、左右、前后推摩,靠手掌的灵敏性查明腹腔内软硬条块的部位与方向,以掌指的灵活性促使组织复位或痉挛缓解。 ①胃痛者,如果有/无胃病史,吃了胃药没有改善,睡眠好、情绪没有较大的波动,或伴有胸闷、后背疼痛,那就要警惕胃痛不一定是胃病,有可能是心脏疾病引起的疼痛。即便是“胃病”,可以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或功能性胃肠疾病等,也可以是糜烂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需要去医院就诊。 ②如果只是轻微的腹痛、腹泻,很可能只是“吃坏肚子”了,注意清洁、清淡饮食,往往能自己痊愈,但如果腹泻比较严重,一天>3次,出现脱水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干,或者粪便中有黏液、脓血,或伴发热,或伴恶心、呕吐,就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③如果50岁以上突然出现便秘,或者出现肠梗阻症状,或伴有体重快速下降,或有大便带血或出现贫血表现,请诉至医院就诊。 ④如果大于55岁,出现新发胃痛或伴有消化不良,或出现了呕血或黑便,或是顽固的呕吐,或是吞咽困难或疼痛,进行性消瘦,那要及时来消化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