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6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照亮盲人就医路“小桔灯”背后有掌灯者

徐汇区中心医院成立全国首个助盲门诊

挂号、付费、就诊、拿药……对于不熟悉医院环境的盲人来说,简直寸步难行。如今,视障人士可以依靠盲杖或导盲犬独自进行上街、坐车等基本生活出行,也可以借助读屏软件正常使用手机,但如果让视障人士独自就医似乎就不太现实了。

前年,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创立了“小桔灯”助医平台,并在徐汇区中心医院成立全国首个助盲门诊。当时在视障群体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社会关注度也非常高。

一年来,这盏“小桔灯”照亮了许多视障人士的就医路,今天让我们走近“小桔灯”,看看在背后掌灯的志愿者们。

这一次来口腔科复查已经是视障患者陈阿姨第7次通过助盲门诊来到徐汇区中心医院就医了,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志愿者的细心、周到、专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门口迎接、引路前行、上下楼梯、转弯提醒、引导入座……从医院门口,经过坡道、大门、楼梯,最终到达诊室,付费、就诊、检查、配药,每一个节点,志愿者都用规范的手法将视障患者安全领送到医生手中。

这就是徐汇区中心医院“医路坦途”助盲门诊志愿者们的专业表现。由于视力障碍加之自己独居,相比以前每次都到迫不得已时才去就医,如今陈阿姨的幸福溢于言表。她还展示了如何使用小桔灯助医平台公众号进行就诊预约,借助读屏软件,视障患者靠听声音,也能自行操作预约。

陈阿姨表示,放在以前,如果今天要到医院去看病,早上绝对不喝一口水,最多吃一片面包垫垫饥,因为这能够保持一个上午不用找厕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不想给家属添麻烦。回想第一次一个人通过医院的助盲门诊看病并安全到家,陈阿姨笑着说自己回家以后激动了几个月。

“小桔灯”助医平台成立于2019年5月16日,一直致力于推行“无障碍化”的盲人志愿者韩颖介绍,“小桔灯”的发起其实表面上看是一件偶然的事,但事实上其实是长期积累起来。如何去医院就医,这种种问题都已经困扰了他们很长时间。

当初在规划“小桔灯”助医平台时,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愿景,徐汇区中心医院点亮了第一盏“小桔灯”,开了一个好头。如果点亮全国,超过千万的盲人将会受益。软件的测试,系统的维护、迭代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想要把“小桔灯”壮大,还是有些举步维艰。

“小桔灯”发起人仲崇海表示,目前大家都是通过业余时间参与到软件开发,而且有限的人数必然会导致整个项目的进展缓慢,所以他们希望社会各界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盲人群体就医的需求,能够伸出援手,欢迎社会更多的资源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徐汇区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冯云海也提到,医路坦途作为医院正在探索的项目,实际上也碰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这个过程当中,更多的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开展这个慈善项目。对患者就医过程当中,流程如何才能更方便,医院怎么样能够安全有效的来运行,这也是他们下一步所要思考的问题。

无障碍环境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从最初建设盲道,到导盲犬逐渐被城市各大公共场所接受,城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和无数爱心人士的推动。(徐汇区中心医院)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