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照除了出国需要,最实用的或许就是免税买买买的用途了。而在田林社区的小安桥居民区,那里的志愿者们拥有的“护照”虽然不能免税,但是却有着更为强大的“免费”功能。 原来,小安桥居委注意到在日常志愿服务中,小区活跃度较高的志愿者呈现出年龄普遍偏大的问题,缺乏更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成为小区中动员其他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大壁垒。 今年年初,小安桥居委率先试点启动了“志愿者护照”积分管理体系,在规范志愿者管理机制的同时,形成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志愿者们每参加一次服务积一分,每三个月实行一次积分兑换,积分兑换分为6档,以5分为起点,根据积分数可以兑换洗衣液、食用油、香菇、洗发水等不同的食品和日用品。 那么如何保障该项机制长效运行?近期结合固全工作,小安桥居民区主任陈琼在志愿者的培训及积分兑换活动中给出了答案:要重点组织开展群众接受度高的志愿服务活动。她告诉记者,居民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切实给小区带来“安全、干净、有序”的生活环境,既让居民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成效,也让志愿者能够在参与中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形成带动效应。 作为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的探索,田林街道目标就是要将文明实践工作站打造成培育志愿者骨干和领袖的基地,通过提升参与度实现扩大志愿工作的影响力,从而带动整个小区的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和组织。 今年刚办理完退休手续的小区居民苟恋在抗疫中加入了志愿服务中,进而走入了大家的视野,通过推选成为了志愿者之家的负责人。小安桥居委党总支书记陈俊峭告诉记者,他们还在逐步策划将志愿者之家交给志愿者管理,通过挖掘出骨干志愿服务力量,孵化新的志愿服务项目。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的建设离不开党建引领。”陈俊峭说到,“我们居委已积极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对接,通过党建引领从被动接受资助到主动挖掘共建合作,同时通过街道志愿服务中心进行供需对接,我们得到了沐良诚口腔医院为所在居委的志愿者提供了口腔检查等服务项目,深受居民欢迎。”(小安桥居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