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大国点名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田林人普那些事:心系普查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七人普的工作中,广大普查人员积极认真、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中也涌现出许多心系普查、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爱建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世平:

勇于“责任担当”确保“不重不漏”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他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他从事着看似平凡,实属不易的“小巷总理”一职。2020年七人普工作开始,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爱建园居民区人口普查总指挥,他就是爱建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世平。

爱建园辖区范围广,建筑物错综复杂,人口参差不齐。针对已拆除但仍有人居住的花鸟市场、商务楼中“私藏”的群租房、在建工地的民工宿舍、酒店式公寓租户等“普查困难户”。刘世平总是一一亲自上门做人普宣传、摸底调查、短表登记。这些“特殊人群”有着工作时间不固定、工作地环境复杂性、人员流动

性大等特点。刘世平针对这批人员的特性,每天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进行人普调查工作,尽心尽力尽责做到“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众所周知,十年一次的人普工作对国家和民生意义重大,作为一名“小巷总理”,要勇于“责任担当”,确保“不重不漏”,刘世平始终秉持着军人的本色,不畏艰难,一路披襟斩棘、勇往直前,排除万难,誓把国家的使命和任务按时、按要求、保质、保量圆满完成。

田林十二村居民区主任朱海静:

人口普查我们不走捷径

“人口普查,我们不走捷径”这句话是田林十二村居民区主任朱海静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在田林十二村普查之初,派出所下发的人口信息是保密的,在普查员逐户上门摸底结束,取得详细的信息,才能核对派出所下发的户籍信息,这种反向的普查方法在十二村成为了标准。近2100户的走访,工作量非常繁重,作为居委年纪最大的普查指导员,在连续的5+2、白加黑的工作下,朱海静的喉咙哑了,人憔悴了,但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影,

坚持着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居委会的岗位。正是在这种不畏艰难、负重前行的精神引领下,田林十二村的普查员们个个都鼓足了力量,扎实工作,精益求精,向着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目标奋进,为全面胜利完成普查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田林一二居委集体先进事迹:

人普工作需要“组合拳”

田林一二居委,是街道最久远的居委之一。三“杂”是它的特点:建筑物“错综复杂”、门牌“杂乱无章”、租户众多“鱼龙混杂”,这一特点也为此次七人普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考虑到本居委的这一特殊情况,田林居一二居委七人普团队自摸底阶段开始,多次开展户籍调研、结对上门摸排、小组碰头会、信息整理汇总等多维度的工作,大家更创新提出“人普上门话术”2.0版,制定出最适合田林一二的人普工作“组合拳”,因此田林一二居委的七人普工作推进得越来越顺利,也为短表登记,长表登记等阶段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田林五六七居委于晖事迹:

“轻伤不下火线”

田林五六七居委社工于辉,四十出头,正值壮年的她一直是居委的中坚力量,居委的各项工作都积极参与其中,重活累活也勇于承担。此次的七人普也不例外,她早早就报名了普查指导员的工作,并积极投入到前期的各项学习准备工作中。然而,在今年9月因身体原因,于辉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场手术,并在医院住了足足五天,也因此错过了一次区组织的指导员培训工作。住院期间,她忧心自己跟不上学习进度,主动找主任要来培训资料,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并同时向同事讨教,坚持做到不掉队,不拖集体后腿。工作中她没有因为自己身体原因提出特殊对待,全面负责指导了5个普查小区的入户摸底、短表填报等工作。

她凭着自己的耐心、责任心,陪着普查员多次上门,并配合电话方式联系了解户籍居民的情况,坚持把所有住房单元摸清楚。遇到有同事、居民让她多休息的话语,她一直回答说:“这本来就是自己本职的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也是应该做的。”  (田林街道)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