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春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品金牛新春美好萌娃书写笔尖上的“年滋味”

金鼠辞旧岁,金牛迎春来。春节来临,我们是以何种姿态,用何种方式来迎接春节的到来呢?为传承传统节日的精神符号,徐汇区融媒体中心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征文活动。围绕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辖区青少年们积极投稿,分享自己和春节有关的亲情、友情、家风、家训等温情故事,笔触生动,情感真挚。

年味

□作者  罗逸珺

推开家门,冲到外婆身边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外婆新年快乐!”。爸爸和妈妈来回于停车场和家门,把行李箱、油、给外婆和亲戚的礼品一一运卸安置。狭小的空间里充斥着铲和锅碰撞的声音,和电视机的播放声掺杂在一起,热火朝天。餐桌被拉到房间正中央,鲳鱼、鸡翅、海蜇皮等孩子爱吃的菜碟叠在蔬菜和主食的上面;小罐的旺仔牛奶、超大瓶的可乐雪碧沿桌围了一圈,可能还有几瓶红酒。各路亲戚不期而至,共赴团圆宴。

“目前正值防控新型肺炎关键时期,请您和家人少外出、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前往不通风或人流密集场所。过年期间非特殊情况请就地过年……”一条短信让回忆戛然而止。

看着短信,我心里有一点可惜,却没有更多的起伏。比起儿时的热闹,如今的过年更像是习俗打卡,团圆饭成了手机亮相会,面对面给红包再不如微信抢红包来得有趣,放烟花打鞭炮成了记忆里的一幅画。曾经的其乐融融热闹非凡到现在提起一口气却不知说什么,最后只能深呼吸拿起手机。年成了一盘冷掉的菜,不论用记忆的火加热几遍,它再不是心心念念的味道了。

思绪一下子翻涌起来,趁着夜晚人少,在晚饭前我坐上了不知开往何处的公交。车窗内是一个安静的小世界,人们坐得很分散。冷清的夜,冷清的车厢,冷清的心情。“喂,妈妈。我今年就不回家了啊。疫情又严重啦,留在上海可以带薪休假,福利还不错……妈,我想你了,你和爸在家好好的,我明年一定回家。”坐在靠窗边的女孩子低声打破沉寂,挂了电话她就红了眼。有几个人关上手机屏幕,默默别过头,看不见他们的表情。我猜,他们也是漂泊的游子,是离家的儿女。看着他们,我止不住眨了眨眼,让水汽在凝结成水珠前消散。别人的故事总能轻而易举地戳中内心的柔软,我突然明白那份一直在我心里徘徊的年味,是牵挂,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安心。

有时候,我们离得很近,却忘了在一起的意义。无言相对的时候我们习惯用手机来掩盖沉默,可是在最初的最初,手机是用来方便联络的工具,不是面具。

车窗外灯火璀璨,无数扇小窗里面透射出温馨的黄光,很庆幸那里面有一道光照射出对我的牵挂。在那道光的背后,妈妈从厨房端出了大白菜炒年糕,爸爸正在给爷爷和外婆打电话拜年,不时看一眼钟。我赶紧下车,得赶在年糕冷掉之前到家,哦对,得和他们说说明儿给家里装饰几株腊梅。过年,得有年味啊。

春节是什么

□作者  黄可歆

学校放寒假啦!春节要来啦!可是,春节是什么呢?我想不明白。

我问爸爸,春节是什么?爸爸说:春节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我问妈妈,春节是什么?妈妈说:春节是温暖和亲情。

我问老师,春节是什么?老师说:春节是祖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我有点糊涂了,每个人的春节都不一样,那春节到底是什么呢?

我觉得,春节就是那一幅幅对联,红艳艳地挂在家家户户的门头上;春节就是那一串串鞭炮,噼噼啪啪地响彻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热热闹闹,到处都充满着欢声笑语,我觉得心里有一簇小火苗在跳跃,暖暖的。

我觉得,春节就是长辈们递过来的那一个个红包。爷爷奶奶说,红包里有仙人,可以把一切坏东西赶跑,让我来年平平安安。爸爸妈妈说,红包里有魔法,可以让我来年变得更聪明伶俐。接过那一个个装满祝福的红包,我觉得心里有一簇小火苗在跳跃,暖暖的。

我觉得,春节就是过年时的那一声声拜年问候。跟着爸爸妈妈拜访一家家亲戚和朋友,把一句句吉祥如意、新年快乐送给他们时,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我觉得心里有一簇小火苗在跳跃,暖暖的。

妈妈曾说过,如果心里感觉暖暖的,那是爱在流动。

哦!我明白了,原来春节就是爱啊!

春节的色彩

□作者  胡光熠

我一直都喜欢春节里那喜气洋洋的红色,艳红的春联贴满了每家每户,大街小巷挂满火红的灯笼,商场里攒动着红色衣裳的人流……而今年的春节却变了,似乎多了几抹缤纷的色彩。

春节是绿色的,各个小区与商场门口多了一群身着绿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仔细查验绿色健康码,并帮助测量体温,安排得井然有序。他们绿得鲜活,给人满满当当的安全感。

春节是白色的,凌晨的车站、地铁、医院里,有那么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叔叔阿姨,手持消毒工具不放过车道、座椅、扶手以及每一个可能触碰到的角落。他们细致入微、小心翼翼,身穿白衣,却心有锦缎,如千丝万缕的光芒,驱散疫情所带来的恐惧浓雾。

春节是五彩的,每个人戴着白色、蓝色、粉色的口罩……大家不再像往年那样成群结队、人声鼎沸的聚餐逛街,都自觉地保持着一米的安全距离。口罩下的人们虽然默不作声,但是从每个人的眼神中都能看到一颗重启五彩生活的盼望之心。

我更爱这般五彩缤纷的春节,从那些色彩中我看到了牢牢的“自律”、浓浓的“情味”、深深的“祈盼”。劫难像一把燎过平原的红色大火,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但每个人内心的五彩之心,将给予我们彼此力量,终将抵过这短暂的寒冬,一起携手迎来春回大地的温暖!

不一样的春节

□作者  毛奕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吃年夜饭、逛街游园……我记忆中的春节是一场热闹、团圆、开心的盛大节日。随着2021年春节的临近,我不禁想起了疫情突然造访的2020年——那个不一样的春节。

吃年夜饭喽!看着一桌子菜肴,我却扬不起嘴角。因为疫情,我们只能待在家里,不能逛上海吃上海。妈妈安慰道:“别难过,足不出户我们也一样可以享受美食!”于是在那个不同寻常的假期里,我们一起看视频学做饭。笨手笨脚的我们竟然学会了烙饼子,发馒头,包包子……真是又好吃又好玩呢!

爸爸也不甘寂寞。他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个小旗、还拿着我的小喇叭,说要带我“出去玩儿”。啊!这是要铤而走险破坏防疫吗?只见他带我偷偷推开卧室门说:“这是著名的‘床头山’,住着只凶狠的黑山老妖,千万不要大声说话,万一吵醒了她会很危险……”话音未落,一个枕头已经飞到了爸爸头上。哈哈哈,妈妈威武!接着爸爸又带我逛了“客厅山”的动物园、“浴室山”的瀑布。最后,爸爸还带我走过椅子摆的“九曲桥”。爸爸说走过九曲桥,就送走了曲折和困难,希望我们来年都顺利平安。我也许愿能快些研制出预防新冠的“屠苏酒”,让我们远离病毒的威胁。

疫情下的春节,虽然有着不一样的沉重和恐慌,但爸爸妈妈陪伴的爱和白衣天使守护的爱,让我们的家和国一样可以过一个热闹、团圆、开心的春节。2021年春节,我们欢迎您!

又将是满城繁华

□作者  徐嘉怡

自记事起,历年的春节就像一幅无尽延长的画卷,画卷上红灯盏盏、红带飘扬,过年的人们笑意盎然,一片热闹繁华之景。而其中,有一部分画面非常特别,上面白光朦胧,各色各样戴着口罩的人忙忙碌碌。

这是独属于2020年的春节。年初的疫情来势汹汹,但人们的爱心不因疫情而变淡,更在画卷上留下了身影:有人放弃过年,穿上防护服奔赴一线;有人制作糕点、外卖,为民众送上温暖;有人送物资、当志愿者,为疫情出一份力。疫情也无法使人们停住过年的脚步,大家在门上贴上倒着的“福”和崭新的春联,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春节里有次上街,无意中听到一对年轻母女的对话:“妈妈,上面的红灯笼为什么没有了?”“孩子,我也不知道。或许它们都跑去给前线的医生送祝福了。”“那它们什么时候回来呀?”“明年的这个时候。”

一瞬间,百感交集。

不知不觉,已是今年。如同熬过漫长黑夜的黎明,希望的曙光如期而至。疫情得到控制,上街的人增多,商店再度上架熟悉的年货大礼包。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新的春节都异常期待。

描绘春节的画卷又延伸出新的画面,是初升的太阳。太阳洒下明亮的光,温暖着即将过年的人们。我深知,那是志愿者精神的闪耀!

又将是满城繁华,因为有你,有我,有大家!

红与绿

□作者  高煜

新年,漫天飞舞的是红色,它代表喜庆,吉祥;新年,交相辉映的是绿色,它代表健康,平安。

2021的新年,未结束的疫情,让游子们放弃了回家的机会,亲友的聚会也变成了网络拜年。每家每户都贴上了红色的对联、春福,就像寒冷的冬天感觉到春日的阳光,充满暖意;还有一道绿色的微信风景线闪烁在我们的手机上,一个语音,一个视频,传达对亲人的思念,彼此喧寒,心意相通,孩子们收到拜年的红包欢呼雀跃,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还是那么的喜气洋洋,充满对新年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即使窝在家里,备年货仍是新年最重要的重头戏。以前提前几个月就忙得不可开交,而现在足不出户,手机里红色购物车的年货堆成小山,一次清空,快递就送上门来。拆包装是孩子们最爱的活了,各种红彤彤的新年零食大礼包,把家里堆得满满的,虽然无法去饭店吃大餐,但是所有人都动手做年夜饭,我这个小屁孩也亲自抡勺挥铲做了一道“大力菠菜”。为了增加免疫力,今年菜谱中绿色的有机食品也更多了,浓油赤酱,红绿交映的餐桌上,年味还是那么浓!

2021的新年,还有更多的红与绿:红色的安全警戒线,绿色的健康码,告诉我们要安全出行;红色的志愿者袖章,绿色的防疫宣传单,是工作在防疫一线的医生、警察、社区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来保障我们能安全开心地过好年。

2021年,注定不平凡,我们要用红与绿撑起这片新的蓝天,战胜疫情!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