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提升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注重临床科研推进心血管疾病前沿技术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近日,医院成功为两位冠心病患者植入了可吸收降解支架,收到了很好的术后效果,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近日,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为一名66岁的男性冠心病患者成功植入两枚心祥支架(可吸收降解支架),术后效果良好。 据了解,该患者前期因胸痛不适入院,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其左冠回旋支100%闭塞,右冠近段和远段分别有80-90%和75-85%的狭窄,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将会导致心肌梗塞,危及生命。 “我们采用了当前先进的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了检查,然后通过检查结果进行血管评估,决定先在左冠回旋支开通后进行药物球囊扩张,再在右冠严重狭窄病变处放入可降解支架。”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徐东进主任介绍,“可吸收降解支架在完成‘使命’后,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吸收。” 据介绍,此次手术采用的Xinsorb(心祥)支架是由葛均波院士领衔的团队研制的新一代完全可降解支架。这种支架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后,可对狭窄的冠脉血管作机械性支撑,同时释放药物防止再狭窄,之后缓慢降解并完全被组织吸收,最后血管结构功能完全恢复。 随着第一台可吸收降解支架手术的圆满完成,当天下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又为一名47岁的男性患者成功植入心祥可吸收降解支架。患者反映术后胸闷、胸痛症状消失,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教授介绍,相对于金属支架,可降解支架置入血管一年后,可完成对血管的重塑,并会逐渐降解,被机体吸收,患者也无需终身服药。虽然可降解支架有这么多好处,但由于操作的难度和适应症的严格要求,患者一定要按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采用,不可盲目。 新型可降解支架的适应症 原发冠状动脉病变(以前病变位置没有进行过支架植入),单个支架能够解决问题的长度≤24mm、TIMI≥1的狭窄病变,并且血管直径2.75mm-3.75mm。 以上内容由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特约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