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身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垃圾分类宣传走进7个建筑工地

市容所工作人员在广川A地块商品房项目工地的分类垃圾桶上方张贴宣传海报及分类指引标识
培训现场

□记者 吴佳逸

由于食堂、宿舍齐备,建筑工地是生活垃圾产出的“大户”,但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工地上的垃圾分类工作往往存在难度。继社区、学校和企业之后,最近,天目西路街道绿化和市容管理所(以下简称市容所)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到了辖区内的7个工地上。他们从4月初开始排摸走访,分别在4月17日和19日这两日在每个工地都开展了一次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各工地负责人、食堂人员和保洁人员,共计200多人。

早在此次培训开展之前,辖区内的各工地已经表现出了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响应。市容所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今年以来,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的宣传报道已经深入人心,对此,苏河洲际中心项目工地在今年年年初便主动采购了全新的四分类垃圾桶,把用旧的垃圾桶一律淘汰,工地负责人在工地上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号召大家遵守。今年3月,北横通道二标工地负责人致电市容所相关负责人,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垃圾分类,我们的工友对这块不太熟悉,你们能不能来开个讲座教教我们?”

这和市容所的想法不谋而合。天目西路街道辖区内近年新增不少拆迁地块,相应的,在建工地也比较多,工期也较长,包括北横通道建设指挥部、闸北广场合并重建项目工地等在内的7个工地正在施工。工地上,有宿舍,还有食堂,人员流动性又大,每天同样高产各种干湿垃圾。在居民区和楼宇全覆盖的基础上,市容所决定扫除工地这一盲区。

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工作人员发现,这些工地都有分类垃圾桶,但数量较少,设置得也不够合理规范,4月初,市容所通知各工地,尽快在宿舍、食堂、办公区域各备齐一组干湿垃圾桶,而对于有害和可回收垃圾桶,市容所为每个工地各配了一组。很快,各工地都配齐了垃圾桶,也合理设置在了各个区域,工友们也觉得很方便,他们说:“以前只有食堂里有一个湿垃圾桶,我们有时在宿舍吃了饭,再扔到食堂里,显然不是很现实,难免就近一扔,易造成混装的情况。现在宿舍楼下和办公区域内各有两个垃圾桶,我们不管在哪儿吃都可以扔,也比较有利于大家分类习惯的养成。”据悉,此次各工地共增设了20组干湿垃圾桶。

在“垃圾分类我要新时尚”系列宣传活动上,市容所工作人员把一场场培训开到了工地上,向工友、食堂人员、保洁人员详解了垃圾分类究竟怎么细分?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号召各工地适时开展内部培训,考虑到工友们流动性强,工作人员还要求工地负责人对新进人员也要加强培训。

据悉,接下来,市容所还将对辖区内23家银行及两家证券公司员工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真正做到宣传全覆盖。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