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邻里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敢接“烫手山芋”能动“千军万马”这位社区“大红人”真不简单

吴招娣
汉中小区非机动车治理上新“牌照”

□记者 吴佳逸

本报3月《广场舞阿姨争做“正规军”“老年体育大学”拿证忙》一文报道了汉中小区居民吴招娣,她带领广场舞成员考出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退休居民们不服老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

这位社区体育“大队长”,不只是带起了一支支广场舞队伍,其实她最早是带领志愿者队伍出身的,近年来,小区治理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那么,吴招娣是怎样和社区结缘的呢?让我们从十几年前说起……

绿地跳操被慧眼相中

吴招娣是1996年退休的,到了2002年,汉中居民吴招娣家门口新建了不夜城绿地,她没事儿就去绿地上打打木兰拳,门外汉的她纯粹是为了锻炼身体罢了。这天,时任天目西路街道文教科的科员路过此地,看到吴招娣正跟着音乐舞拳,这位工作人员也是认识吴阿姨的,便上前问她:“吴阿姨,现在区体育局正好办了学跳木兰拳的培训班,教的是‘国家套路’,你作为共产党员,要不要来参加一下?”共产党员吴招娣一听,连忙说:“好的,我参加。”

就这样,吴招娣参加了木兰拳培训班,一周学3天,她学得格外认真,隔天就在不夜城绿地练习前一天学到的动作,那时候,在绿地早锻炼的居民已渐渐多了起来,许多居民看吴招娣跳得有模有样,便跟在她后面一起跳,那时是2003年左右,最早的广场舞队伍带头人,吴招娣绝对算一个。

学了专业的木兰拳,就是木兰拳界的正规军了,2006年,街道委以重任,让她带着几个也有一些木兰拳基础的阿姨们,一共六人,参加上海市老龄运动会木兰拳专场比赛,因为大家都是有基础的,吴招娣编舞、排练也是信手拈来。没想到,那次比赛上,这支队伍竟一举获得一等奖,这给了领队吴招娣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也由此开启了她的社区体育之路,那一年,她60岁。

此后,吴招娣便一发不可收拾。虽然是退休阿姨,但她并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从三级开始,一路考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一级证书,去年年底,她又考取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体育指导员领域的最高级别了。另一边,十年时间里,她凭着自己的专业度和凝聚力,一口气带出了五支队伍:老男孩舞操队、华康健身队、气功队、不夜城拳操队、广场舞队,老男孩舞操队更是拿奖拿到手软,上电视节目被评委黄豆豆点赞。看名字就知道,每支队伍的成员、舞种都是不一样的。手下调动着“千兵万马”,编舞排练都不在话下的吴招娣还是不满足,她说动身边的广场舞阿姨爷叔们也来考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经过她的不懈鼓舞,目前已有五人获得二级体育指导员,两人是三级体育指导员。

和最初带领几位有木兰拳基础的阿姨获得上海市一等奖不同,这十几年来,她带领的全是零基础的阿姨爷叔们,他们中有的曾经“三高”缠身,有的至今动作和音乐不合拍。但这些最普通的草根一族,却一次次走上了人生的大舞台。

国家级体育指导员吴招娣绝不是浪得虚名的,她排的舞,说的话,都对得起她这张证书。队员们向记者讲述了一件事,几年前,大家参加的比赛里有一支“规定动作”的舞蹈,吴招娣看了示范之后,对街道说:“这个舞我们不跳。”理由是,里面有一些不适合老年人的动作,例如托举,万一队员出了意外可怎么办。此后,吴阿姨又和相关单位多次沟通,最后,后者觉得有道理,改掉了这些“危险动作”。为此,大家都为吴阿姨点赞!

志愿十余载当选“市民园长”

如果大家觉得吴招娣只是一个社区体育人,那就太小看她了。2006年左右,不夜城绿地由于早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发生了“抢地盘”事件,许多人提出,这里需要一支志愿者队伍,维持秩序,护绿爱绿。在众人的举荐下,早锻炼鼻祖吴招娣接过了这只“烫手山芋”。为了做好这个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她还去其他公园取经。回来后,她把各个早锻炼团队的领队或教练共三十多人召集起来,和他们商定时间安排,吴招娣是这样想的,管好带头的,就能管好大家了。

除此以外,她又召集热心居民组建了不夜城绿地绿化志愿者团队,每天由两个志愿者负责监督文明游园行为等,2010年,这支志愿者队伍还获得了市优秀志愿者团队的荣誉称号,时至今日,这支团队依然活跃在不夜城绿地上,吴招娣功不可没。

今年1月,吴招娣又当选了不夜城绿地的“市民园长”,每周四是她的值班日。市民园长吴招娣既有“园长”的魄力,也有着草根市民的“接地气”。一天,不夜城绿地来了一对流浪的母子,保安劝说了几天,他们都不走,这时候大家都想到了吴招娣。吴招娣去了之后,先是给这个流浪的孩子吃了点东西,再一步步劝说这位流浪女子,渐渐地,流浪女子被说动了,带着孩子离开了绿地。众人忙说:“还是吴阿姨有办法哦!”

“插手”小区治理任重而道远

现在的吴招娣,更是活跃在社区的方方面面,连小区治理都要“插一手”。今年年初,华康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以及汉中小区物业负责人一起找到她,请她“出山”。原来,汉中小区因为毗邻汉中路地铁站和几处大型商务楼,许多白领会把电瓶车停放在汉中小区。汉中小区内的电瓶车多到车满为患,居民们有时连走路的通道都没有,这个问题已存在数年,让居委会、物业感到万分头疼。他们看到吴招娣多年来在社区的作为,尤其是去年吴招娣组建了华康健身队后,用实际行动“赶走”了在健身场地晒被子的人,并保持至今,他们看到了志愿者在社区发挥的强大作用。这次,大家希望吴招娣再次出山,带领志愿者一起整治这些乱停放的非机动车。

物业负责人张经理想了一个办法,给汉中小区每位居民,包括租客的非机动车上一张写有汉中小区四个字的“牌照”,那么,没有这张牌照的非机动车就不能进入汉中小区停放。

经过前期的登记、发放牌照,共排摸出600辆可以停放的非机动车。目前,汉中小区非机动车正陆续挂上了新牌照,在小区出入口,保安也加强门禁管理,以此杜绝外来车辆。在这个过程中,吴招娣也被人误解,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她还被不配合的居民指着鼻子骂脏话,她也想过放弃……

可是,她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她对记者说:“有些志愿者本来停车停得横七竖八,当了志愿者之后,他自己带头上牌照,每天把车停到车棚里,非常认真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非机动车的治理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到可以总结经验的时候,吴招娣和她的志愿者团队还在摸索并努力着,任重而道远。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