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佳逸 对于汉中小区的保洁员包四九来说,他的每一天工作都是从清晨5点开始的。5点起床后,他来到汉中小区,先把前一天的干垃圾都收拾好,全部放到一个指定地方,等待着6点40分干垃圾清运车来了后把垃圾取走。紧接着,他回到小区的智能垃圾箱房处,清洗垃圾房和垃圾桶,忙到7点半,他才有空歇下来吃一口老婆做的早饭。吃完早饭,包四九来到另一个垃圾箱房处洗桶,这时候也迎来了居民扔垃圾的高峰。 疤痕触目惊心 汉中小区一共有三个垃圾箱房,包四九负责的全天开放的一处,居民扔垃圾时,他还要充当志愿者的角色,提醒有些忘了把湿垃圾除袋的居民重新除袋扔好,包四九对记者说:“现在大部分居民已经分得很好了,我是2017年来这里工作的,那时候只有寥寥几个居民会分类,但由于垃圾清运车分为干湿两类分开来的,所以就要求我的工作必须也要垃圾分类,才能进行清运。 2017年10月的一天,包四九戴着手套分拣垃圾,垃圾袋里居然有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刀刺破了他的手套,他的手顿时鲜血直流。” 说着,包四九脱下手套,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近两年,但他的手背和手臂上依然斑斑驳驳,密密麻麻的伤痕显示着他曾历经的伤痛,简直触目惊心。他回忆道:“我回家后马上用酒精冲洗伤口,没多久又感到奇痒难耐,于是我再去皮肤病医院就诊,医生说我得的是疱疹性湿疹,属病毒感染,给我配了药水、药膏。”用了药之后,包四九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也留下了伤疤。“其实之前分拣垃圾,也被扎伤过,但这是最严重的一次。” 去年夏天,汉中小区建造了两网融合的智能垃圾箱房,两个月后,小区又有了一支15人的志愿者团队,慢慢地,汉中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走上了正轨,“最近这一年,我工作量减轻了不少,不用翻开垃圾袋分拣,被利器割伤的情况也没有了。”垃圾分类的成效,包四九感受得很深。 为了让居民们百分百地分好垃圾,从华康居委会到志愿者团队,可谓动足了脑筋。现在,垃圾分类志愿者正在记录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居民的门牌号,准备在小区大屏幕上进行表彰。据悉,接下来,居委会也准备让志愿者记录一些长期不配合分类,“屡教不改”的居民名单,拟张贴黑榜警告。 管好垃圾很“高贵” 9点一到,智能垃圾箱房关闭,志愿者回家了。但小区其他两个垃圾箱房还开放着,接下来的时间里,就都是包四九等五个保洁员的事了,包师傅把每个桶清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记者站了两个小时,愣是没被蚊子咬到过。 保洁员中,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是包四九的老婆江姣。想起2017年10月丈夫被刀割伤的“事故”,她印象很深,更让她不安的是后续治疗:“老包看现在病情控制住了,就不再治疗了,我也打听了,这病没法完全医好,真是愁死我了。” 包氏夫妇现在在小区里工作很愉快,记者采访包师傅的时候,许多居民围上来,翘着大拇指夸他。可刚来的时候,江姣刚干了三天,就吵着要回去。 原来,在来这里做保洁员之前,包师傅在老家安徽池州卖过早点,也在工地打过工,收入比现在高,而江姣在上海做过住家保姆,五年前就月入六千多。来到小区做保洁,每天忙着扫地和收垃圾,工作量又大。江姣觉得和做保姆时候相比,“心理落差太大了”。 就在江姣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她一位也在上海打工的亲戚开导她:“只有吃苦才能挣到钱的,再说了,职业不分贵贱,你不能看轻自己呀。”于是,江姣慢慢调整心态,慢慢也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毕竟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能做好,我也觉得挺光荣。” 包氏夫妇做事兢兢业业,有口皆碑,两年不到的时间,包四九已经三次被街道评选为“先进个人”,每当他拿着奖杯和奖状回家,也是夫妇俩最高兴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