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小城大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一个社区邀请赛办了14年“三层楼”的退休爷叔圆了足球梦

金靴奖得主在赛场上
获奖队员代表合影

□记者 吴佳逸

6月12日,2019年静安区第二届社区运动会天目西“三层楼杯”八人制足球邀请赛闭幕。今年是“三层楼杯”赛事举办的第十四个年头。本次赛事吸引到了来自全市包括杨浦、徐汇、黄浦、普陀等区的12支球队,活动参与人数超1000人次。

天目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俞宙冬为此次赛事的最佳合作伙伴奖颁奖,获奖者是静安区全民健身中心。静安区社体中心负责人袁瑶为此次赛事的优秀裁判长及优秀裁判员颁奖。姚延煌被评为优秀裁判长,冯建明,王耀林,陆宝琛为优秀裁判。

天目西路街道办事处发展办主任侯志宏为此次赛事的金靴奖获得者颁奖,获奖者是来自天目西三层楼足球队的顾正平。

用故土的名字命名球队

说到三层楼足球队,就不得不提“三层楼”的历史,许多年轻人或是外区的人会感到陌生,但在老闸北人心中,那是一段传奇。1937年“八一三”事变,“三层楼”及周边区域建筑几乎全被日军战火焚毁,沿恒丰路、裕通路一侧的一幢“三层楼”建筑顶部亦被损毁,但房屋框架尚存。为什么一幢民宅在战乱中能幸免,这成了历史的一个疑团,到了和平年代,这幢楼的本名“四安里”已被忽略,“三层楼”却声名鹊起,居民动迁,民宅被修缮、保护,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层楼”曾经的居民朱金根和几位老邻居聚在了一起,他们都已年届五十,他们在“三层楼”生活时,都是一群爱踢球的男孩子。人到中年,大家都想重拾初心、陶冶身心,也是在那次聚会上,大家一拍即合,由徐文召朱金根作召集人,以曾在三层楼附近居住的足球爱好者为班底,成立一支老年足球队,名为“三层楼”足球队,每年都举办一次“三层楼”足球邀请赛。

就这样,近14年过去了,这支足球队小有名气,也颇具规模。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据朱金根介绍,十多年来球队进进出出的球员200多人次,也吸引了外区许多足球爱好者加入,“三层楼”的队员也有“转会”到其他球队的。本次邀请赛上,也有来自黄浦、普陀区的球员参赛。

目前,“三层楼”队员60人,每周一、三、五,他们都会相聚在广延路上的社区公共足球场来以球为友,切磋球技。

因对足球的热爱而相聚

真正把他们聚在一起的,还是对足球的热爱。朱金根学生时代进过少体校,后来因时代原因失去了继续做运动员的机会,但在他心中,爱踢球的初心始终没变过。

这次比赛的金靴奖得主,三层楼足球队的顾正平,年轻时候是南京部队足球队的,吃了几年“专业的足球饭”。现在他在队里既当教练,又兼球员,司职边锋的他这次在冠军争夺赛中,上演帽子戏法,最终帮助球队4比0大胜对手,夺得冠军,他也被一众球友誉为“球星”。

朱金根说,在“三层楼”足球队里,有着市区少体校背景的球员,超过70%。他们虽未能成为职业运动员,却在中老年时代,重披球衣,驰骋赛场,捧回一座座奖杯,圆了少年梦。

足球毕竟是对抗激烈的运动,老年人在一起踢球,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为此,每个球员都有保险,此外,朱金根介绍,老年足球队里,大家都有共识:不能冲撞、不能鱼跃冲顶、不能铲球,以此来减少受伤概率。

球员们说,球队能发展到今天,邀请赛能一年年举办下来,离不开天目西路街道的支持,街道是球队的娘家。

55岁组

冠军:天目西三层楼足球队

亚军:上海知青队

季军:上海黄浦元老队

60岁组

冠军:新黄浦足球队

亚军:上海知青足球队

季军:上卧足球队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