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烨 农历新年刚过,正月十五即将来临。虽然为了疫情防控,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但是线上线下的年味儿正浓。对于孩子来说,过年的诸多乐趣里,长辈给的“压岁钱”是最大的期待之一。如何引导孩子们更有意义地支配新年第一笔财富,成为父母的必修课。 大数据助力科学筛选 近年来,基金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银行和券商相继推出基金投顾服务,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专属投顾账户,拟定资产配置方案,构建基金组合,根据市场的变化持续动态跟踪和调整,帮助客户获得良好的长期收益,这也是多数代为保管孩子压岁钱的父母理财首选。 在众多的基金服务中,以中信银行“十分精选”为例,“十分精选”依托银行专业投研团队,跟踪并精选一批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致力于帮助客户防范风险的同时获取稳定收益。其比较科学的一个举措是,坚持每季度精选十余只基金推荐,定期对推荐的基金进行检视与回顾,对持续稳定基金,建议客户长期持有,对个别基金产品进行优化,指导投资者动态调仓,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获取稳定收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信银行持续营销的“十分精选”权益类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63.56%,持续营销的十分精选固收+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4.16%;而2020年首发的基金,固收类基金平均绝对收益率6.65%,权益类基金平均绝对收益率34.26%,“十分精选”首发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跑赢市场。 记者从中信银行了解到,截至2021年1月27日,中信银行当年已完成325亿非货币基金销售规模,是上年同期的2.64倍,其中两只明星基金单只销量均超过100亿。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我国进入财富管理大时代。对投资人来说,如何选择既善于风控、又善于进攻的基金经理,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在此过程中,选择专业的基金投顾机构、选择广大投资人的口碑之选“十分精选”,有效避开投资误区,是一个比较稳健的做法。 把握当前财商教育机会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总监李峰建议:“压岁钱恰恰是孩子财商教育的好机会。3岁的幼童已有基本的金钱概念;6-12岁的儿童价值观逐渐形成,理财观的培养正当时;12岁以上的青少年则开始有能力参与理财。”他指出,父母把握财商教育的时机,不仅可以及时帮助孩子认识财富,还可以通过了解金钱背后的各种元素,培养他们自我规划、自主自立、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和消费观。财商教育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地引导。父母可考虑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从建立储蓄观念、引导理性消费、培养理财意识以及树立公益理念四点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和财商素养。 父母陪同年幼子女到银行或通过数字渠道开立“儿童储蓄账户”,手把手教他们把压岁钱存进银行。这不仅可以让孩子初步了解储蓄的概念和银行的功能,更让他们知道自己拥有账户的使用权,于无形中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需引导孩子有规划地消费,鼓励他们在消费前把想要的东西罗列出来,分清“必要”和“想要”两个概念,学会对金钱使用有度,培养取舍的能力和体会延迟享乐。 李峰表示,在权衡得失学会取舍的过程中,理性的消费观会潜移默化地建立起来;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适当参与了解父母的投资,更利于孩子学习理财。家长在进行起点金额低,风险水平不高的投资时,可以让子女观摩,或者参与压岁钱的投资决策过程,既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学习简单的金融知识,又能让压岁钱保值增值;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捐出一部分“压岁钱”,培养慈善意识、公益理念,体会回馈社会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