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年轻干部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 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开班式。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同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习近平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要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年轻干部要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运用党的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解决思想困惑,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更好适应事业发展需要。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样才能真正立得稳、行得远。 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要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开展自我批评,根本动力来自党性,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年轻干部要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要本着对党、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开展批评,帮助同志发现缺点、改正错误,团结同志一道前进。要涵养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气度,胸襟开阔、诚恳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习近平强调,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善斗争、会斗争,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要加强战略谋划,把握大势大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要增强底线思维,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要善于经一事长一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陈希主持开班式,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学习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丁薛祥、黄坤明出席开班式。 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参加开班式,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2日01版) 1 抗美援朝期间入党 与党史研究结缘 1951年,邵维正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毅然弃学从戎。次年,邵维正所在的62师开赴朝鲜,进入西海岸阵地。邵维正在连队中担任文书、文化教员,并在抗美援朝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58年,邵维正随部队回国后,又在西北戈壁滩上驻防长达20年。1978年,他和党史研究工作结缘。那年冬天,随着全军院校恢复招生,军校大量从作战部队调人,当时已经担任师部宣传科科长的邵维正凭借出色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被选调至北京解放军后勤学院担任党史教员。 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达了编辑出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的任务,邵维正受命参与其中,负责党的“一大”章节。“改革开放初期时,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党史研究也要按照这一路线”,邵维正向记者表示,“(党史)每一件事都要一锤子一锤子地敲定,不能随意改变。”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开端,避不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课题。邵维正记得,1979年,他起草党的“一大”部分内容的初稿时发现,党的“一大”存在着一些 史实问题没有落定。虽然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提出,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纪念日,但党的“一大”真的是1921年7月1日召开的吗? 根据当时有限的关于党的“一大”的材料,邵维正列了一个表格,他发现,仅关于召开时间这一个问题,就存在着若干种不同的说法,1921年7月1日、7月4日、7月5日、7月20日……各种版本内容不一。另关于参与人数问题,也存在着11人、13人等不同说法。 “水有源,树有根,中国共产党的根和源,就是党的创建。正是以党的‘一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邵维正当时下定了决心:要实事求是地搞清楚党的起点。 由此,他开始了漫漫考证之路,从各种文献中收集信息史料,终日奔波于中央档案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等地,在文山书海中搜寻着每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手写整理出的资料堆得老高。 2 细致考证 终获答案 经过分析,邵维正把切入点放在了党的“一大”代表的行踪上,“人不到,会就没法开”。邵维正开始研究分析中共“一大”各位代表当年的行踪轨迹。 首先要考虑的是,毛泽东是什么时间到上海的?邵维正四处找寻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邵维正在革命博物馆找到了革命老人谢觉哉的日记原件,谢觉哉在1921年6月29日记载:“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这就说明,毛泽东和同为湖南代表的何叔衡是6月29日晚从湖南离开的。“当时没有从长沙直达上海的轮渡,需要先到武汉,再从武汉前往上海。”邵维正向记者介绍,经过分析考证,毛泽东和何叔衡抵达上海的时间应为7月5日或6日。 邵维正还多次采访了当时还健在的参加过党的“一大”的北京代表刘仁静。但因年代久远,刘仁静也记不清会议的具体时间了。但刘仁静记得,他在前往上海参加中国“一大”会议之前,先去了南京,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的活动。邵维正意识到,他需要弄清楚少年中国学会的召开日期。为此,他跑遍了多家图书馆、档案馆。终于,他在中央党校图书馆的仓库里,翻出了已经落满灰尘的1921年7月的《少年中国》原件。上面明确地记载着,刘仁静7月1日至4日在南京参与了学会活动,并有他在会上的两次讲话记录。 邵维正将书上记载的发言内容手抄在了卡片上,带着卡片对刘仁静进行了回访。“对!这就是我当时的讲话!”刘仁静难掩激动,邵维正更是备受鼓舞,离考证出中共“一大”的具体日期又接近了一些。 通过邵维正的考证,7月1日,在上海的参会代表只有五人,所以党的“一大”的实际召开日期不可能是7月1日。随着考证的一步步深入,“一大”召开时间范围缩小至7月20日,23日、24日。 此外,邵维正还获取了一份由俄文翻译过来的关于党的早期文献,该文献记载称,代表们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代表大会开幕了。此外,还记录了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的夜晚,被侦探闯入打断一事。“为了使代表大会继续进行,只好到附近一个小城市去。”文中还提到在第二次会议之后,休会两天起草文件,这样6天会议加上2天,就是8天。 邵维正又找到了1921年8月2日的《上海生活报》,上面记录了1921年7月30日法租界巡捕房的通告,这个时间与大部分当事者的回忆相符。不仅如此,邵维正还从部分代表的回忆中顺藤摸瓜。他们在回忆中都提到,在“一大”会场被搜查的第二天黎明,大东旅馆发生了“孔阿琴谋杀案”。邵维正发现,当时有多家报纸对孔阿琴命案有详细明确报道,发生时间为7月31日凌晨。 邵维正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有足够的证据判定“一大”在上海最后的会期:7月30日。再向前推移8天,“一大”开幕就是7月23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嘉兴南湖,完成历史使命。至此,“一大”的召开时间考证完毕。而后,邵维正通过事实分析得出,出席会议的人数为13人。 邵维正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发表后立即引起轰动效应,被全国几十种报刊杂志报道或转载,并被译成英、日、俄、法文等在国外多种刊物发表,国外学者将其视作党的党史研究实事求是的新开端。 3 不忘初心 鼓励青年学习党史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辉煌而又艰难的历程。”邵维正激动地说,“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走过的道路,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看来,“救国救民,救亡图存”这八个字中就有三个“救”字。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邵维正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过去的100年已经过去,新的100年马上迎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全党的号召,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的艰巨任务,“不忘记为什么出发,才有奋发图强的动力。” 谈及自己的初心,邵维正用了一句话概括:“百年创业多艰辛,赓续期待后来人。”邵维正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初心。如今已85岁高龄的他,仍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对青年人的党史教育工作上,那就是给青少年写党史。 邵维正用了三年的时间,带领自己的学生编制了一套专门为青少年学习的党史系列丛书,书名就叫做《写给青少年的党史》,根据青年人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邵维正用六十个问题讲党史的故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邵维正谈及青年人为什么要学党史,现在的青少年正是党的第二个百年的奋斗主力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让青少年了解学习党的历史,知党才能爱党,继承优良传统。”目前,该书已被中宣部评为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也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 “六本书他会来回翻看几遍,亲自校对订正,保证不出任何差错。”邵维正的妻子张娜评价他是个“停不下来的人”,全年无休,终日与党史研究、党史写作、党史教学为伴,“他说自己什么时候干趴下,什么时候干不动了才会停下。”实际上,85岁高龄的邵维正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心脏也做过搭桥手术,但他对于党史事业的付出毫无减少。 而对于自己的付出,邵维正总是不愿多谈,“研究党史对我来说,是丰富自己,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的过程”,他也希望自己几十年学习研究的成果传授出去。他动情地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党员,到今天党龄有60多年了。但我一直牢记入党誓言,要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