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身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21年03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最美“女神节”社区“她”力量

天目最美巾帼志愿者展示

毛爱珍
华丰巾帼志愿队的志愿者
于国芬
铁新“看家护院队”队员
牛秀芳关爱老人
金瑞君

往年的“三八”妇女节,陪伴她们的是假期、鲜花、礼物、美食,去年的“三八”妇女节,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们废寝忘食、坚守在战“疫”一线。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她们的温柔身影依然活跃在社区、楼宇的每一个角落,汇聚成疫情防控、文明实践、邻里守望行动中一个个暖心的瞬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社区里的“女神”们。

防控担当显真情

毛爱珍是天目西路街道地梨港居民区红色港湾志愿者的核心骨干,还是地梨港居民区第一党支部书记、社区平安志愿者、垃圾分类志愿者、“老伙伴计划”志愿者。退休后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如今却过着比上班前还要忙碌的生活。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她主动请缨,积极号召和带领社区党员,组成志愿者队伍,定岗定责,共同做好疫情防控。面对居民的不理解,她不厌其烦地“碎碎念”,帮助大家平安度过疫情防控的一个又一个关键时期。

奉献你我她

华舟小区活跃着一群60多岁的居民,疫情期间,她们张贴疫情防控通告、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并登记信息、对违规出入小区的居民及时制止和劝返……她们就是华丰巾帼志愿队的志愿者、华舟小区的居民,她们默默支援在各个重要岗位上,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战斗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平时,她们也是积极响应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开展巡查及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探望独居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宣传疫情防控措施。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可是这群年过六旬的阿姨,用不同的奉献方式,彰显志愿精神。

传递温暖,与爱同行

于国芬是新桥居民区的一名“老”志愿者。说她“老”,不是因为年纪大,而是做志愿者的时间早。她刚退休那会就参与了上海世博会场馆志愿者工作,一周一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坚持了整整十个年头。后来,她还在中华艺术馆做过志愿讲解员,这一去又是三年。她还热心参与街道、区级组织的各项公益组织,时常把自己所学无偿教授给别人,她在街道老年大学担任绘画老师,为阳光学员们服务,每周开班,义务开讲。她更是街道长者之家的第一位志愿者,关爱着每一位进入长者之家的老人,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看家护院,巾帼不让须眉

当疫情来临的时候,铁新的“看家护院队”主动站了出来。队员由铁新的老党员及妇女骨干组成,规模在30余人,平均年龄70岁左右。各支部书记作为队伍的“主心骨”,积极带领大家第一时间参与抗疫行动中,做起了铁新小区的移动“门岗”,无论刮风下雨均无缺席,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守护家园。她们排查外来流动人口600多人次,上门参与告知、消毒工作,吕阿姨更是把家中为数不多的口罩默默地送给了隔壁邻居。

疫情平稳时,她们更是为社区环境整治、看家护院、爱绿护绿守望空巢老人等提供义务服务。“我们做这些不是为了得到赞扬,而是希望生活在这个社区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浓浓的幸福感。”这是她们常说的话,也是她们从未改变的初心和坚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受疫情影响,华新居民区的一些孤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华新居民区巾帼的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牛秀芳就是冲在前面的一员“大将”。

她所在小区为老旧小区,居住着非常多的高龄、独居老人,牛阿姨积极为她们提供各类为老助老服务。她定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她主动关怀,并为特殊困难老年人代买生活物品、网上预约口罩,解决老人实际生活困难;她还利用手机,通过街道添睦宝项目,为老年人订餐等。牛秀芳心系他人,奉献社区,以自己朴实的情怀向社区居民播撒爱的种子,推动社区公益事业不断进步。

“服务居民是我最大的快乐”

蕃瓜弄居民区的金瑞君是一位退休女工。她性格开朗热情,是一位受到大家欢迎的社区志愿者。十多年来,她一直兢兢业业配合居委会工作,并担任楼组长,她的楼组工作非常出色,但凡楼组居民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她都及时掌握安抚并上报居委,居委也能及时地为居民排忧解难。她特别关心楼组里的独居老人,1楼有位王阿姨属于独居高龄纳保老人,身体状况也不好,金阿姨经常上门关心,并会给老人一些生活用品,把老人当亲人一般看待。金瑞君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更为社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服务居民是我最大的快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党群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