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同心家园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自然导赏进社区 科普教育筑自治

华公馆以党建引领共建美丽家园

导赏老师为小朋友们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游园识树

记者 王家欣

夜幕降临,黑夜赋予了华公馆神秘的色彩。暑假期间,华公馆的小朋友们身穿营服、头戴头灯、手持手电筒,背着小相机在导赏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暗访夜精灵”的探秘之旅。

蟋蟀、黑蚱蝉、蜻蜓、刺蛾……一个个“夜精灵”在孩子们的火眼金睛下被一一发现,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大自然来了个亲密接触,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据悉,该活动是由华公馆与上海植物园共建后引入的品牌项目,以社区自然环境为主题、以亲子活动的形式,让小朋友近距离观察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从探索中了解植物与其它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相互关系,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普及科学自然知识。2年下来,该项目好评如潮,深受孩子们与家长的欢迎。

然而,“暗访夜精灵”仅仅只是引入华公馆党建项目——“导赏引入社区·爱上美丽家园”中的一部分。该党建项目以自然导赏为切入口,结合居民区自然生态环境,以居民为主要参与者,内含科普讲座、盆栽制作、摄影比赛等活动,力求让更多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参与,共同打造美丽家园。

说起建立此党建项目的原因,华公馆党支部书记沈雷的初心也十分的简单。“华公馆商品房小区以温馨港湾、都市绿洲为设计理念,小区植被比较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然而,由于居民对于小区绿化的布局并不了解,小区很多优美的景色并没有被发现、挖掘。”沈雷说道。

如何激发起居民对于小区环境的认同感呢?沈雷从参与上海植物园志愿者的活动经历中获得灵感,邀请专业人士进社区,讲讲自家门前的植物。

“平时巡查小区,有些居民偶尔会和我抱怨说:‘小沈啊,你看看,我们小区连个像样的花都没怎么看见,都是草,一片绿得好难看,这绿化是怎么搞得。’如果是以前,我肯定被说得哑口无言,自从成为了一名上海植物园志愿者后,经过科普我才了解,咱们小区的也有多样的植物科系,并不是一片‘绿’。”

2016年,“导赏引入社区·爱上美丽家园”党建项目正式确立,沈雷也利用自己上海植物园的资源,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邀请专业的导赏老师带着一群阿姨爷叔“溜达”自家的院子,欣赏小区的植被。“组团赏草,当时也算是小区一道风景线了,第一次尝试我其实没抱什么希望,或许这个项目也就此‘搁浅’了。”沈雷回忆道。一圈兜下来,沈雷试探性地问问居民的感想,没想到反响不错。原来在赏析植被的同时,导赏老师与阿姨爷叔还发现了一些小区益虫,勾起了他们儿时的回忆。此外,导赏老师专业的介绍,也深得居民的喜爱。

居民的认可,让沈雷大受鼓舞。但随着时间推移,居民已不满足于单单的赏“草”了,纷纷要求搞一些实质性的活动。经过意见征询,种植爱好者的盆栽讲座、手工艺课程——“压花”、暑期科普活动——“暗访夜精灵”等小项目,随之孕育而生。

可喜的是,一系列党建活动除了丰富社区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增加小区的认同感外,更引导了居民自治共治的理念——“美丽家园,人与自然共存”。如今,有些小区的植物爱好者们自发地参与了植物园导赏员的培训活动,以便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开展自然教育;小区居民也自发地关心起小区事务,发现乱扔垃圾、随意晾晒等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家和华”微信公众号后台,一些热心居民时不时地会发表一些对于小区管理的看法和见解……

“居民对于小区的认同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很有信心。”沈雷称,希望在党建项目的引领下,以科普教育为契机,让华公馆居民自治共治成为改善小区环境的中坚力量,打造舒心的生活环境。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