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陶冶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黄梅天如何祛湿

【专家推介】

黄璟

中医科(主治医师)门诊地点:桃浦镇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地址:雪松路302号

中医有“肥人多痰湿”之说,生活中也常有人说“湿人多肥胖”。今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湿气,以及怎样远离湿气、保持健康!

湿气有“外湿”及“内湿”两个概念。

“外湿”即外界环境的潮湿。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地处长江三角洲,夏季降水充沛,最近正处于梅雨季节,可谓是湿上加湿。

“内湿”即平时我们说的“身体湿气重”,中医也将其称之为“水湿”或“痰饮”,是因津液代谢障碍引起的病理状态也是致病因素。(通俗的讲,就是“津液”在人体内旅途不顺。)

祛除湿气小方法

喝保健茶、按摩穴位是常见的祛除湿气的小方法。

一、保健茶

1.陈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陈皮2克。茯苓、陈皮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2.木棉砂仁饮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一同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春夏季感受暑湿后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饮用。

二、按摩穴位

1.丰隆

作用:丰隆穴有健脾化痰,舒经活络等功效。特别是梅雨季节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作用尤佳。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2.三阴交

作用:三阴交有健脾利湿,调和肝肾,宁心安神之功。

位置:内踝上3寸。可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钟。

3.阴陵泉

作用: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在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每天用手指按揉这里10分钟以上即可。

4.中脘

作用:中脘穴可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具有健脾和胃之功。脾胃健康,湿气自除。

位置:脐中上4寸。取穴可采取仰卧姿势。可用手指指腹或掌根在穴上按揉,每次2-5分钟,或者将撑心搓热,再摩擦本穴约5分钟左右,至局部有胀热感即可。

排湿菜谱(汤羹)推荐

1、薏米红豆粥

原料:薏米和红豆按2:1配。

做法:把薏米和红豆洗净浸泡一晚。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水用猛火煮开,改慢火煮至薏米烂熟即可。喝的时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红糖。

2、山药红枣粥

材料:山药、白扁豆、红枣、去芯莲子、山楂条、葡萄干。

做法:将白扁豆、红枣浸泡一会儿,白扁豆去皮,红枣去核,山药切丁备用。白扁豆、山药和莲子一起入锅炖煮,煮至酥软。最后放入山楂条、葡萄干再煮三分钟即可。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桃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