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红霞 2019年12月21日早上,阴雨绵绵,桃浦镇樱花苑小区50号楼门口围着一群人,大家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原来桃浦镇首例加装电梯项目在这里开工。 当天上午9时,镇领导吕将、许春辉、罗陛宪、方维吾,樱花苑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代表,业主们悉数来到50号楼施工现场,参加开工奠基仪式。 桃浦镇地域面积大,老旧小区多,旧公房加装电梯是很多居民都想达成的心愿,可真要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为什么桃浦这个小区能实现呢? 樱花苑50号楼位于小区东北角,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6层楼,18家住户。其中,有17位60岁以上老人,2位残疾人,上下楼不便的问题日益凸显。多年以来,居民们多次向居委会表达加装电梯的意愿。 加装电梯焕发老楼新活力 2018年,区委、区政府决定于2019年对樱花苑小区进行综合修缮。樱花苑党总支书记袁廷海了解到,在综合修缮期间实施加装电梯工程可以为居民省下一笔可观的费用,这消息一出,便引来了众多居民们的关注。 2018年12月10日,50号楼居民、居委会代表、业委会代表聚集在一起,召开了第一次沟通会,由当时在樱花苑基层锻炼的选调生李骏之向居民宣传本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并对居民加装电梯的意向进行了初步调查。会上,居民们推举产生了50号楼组电梯筹建管理小组,为加装电梯按下了“启动按钮”。 第一次沟通会只是一个开始,虽然大部分居民表示同意加装,但仍有一部分居民心有顾虑。随后,居委会为居民议事搭建平台,电梯筹建管理小组多次上门向居民答疑解惑,并先后8次召开讨论会,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需求。 “每位居民都应该有知情权、参与权,这样才能达到共识。”业委会副主任蒋坚全认为,消除疑虑的关键是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为了方便沟通,他们专门建立了微信群,让居民们随时随地表达意见,了解加装电梯最新进展,合力解决难题。 申请加装电梯可谓一波三折,遇到了不少阻碍。因历史遗留问题,50号楼的原始造楼图纸缺失。居委会和业委会全力配合查找历史资料未果,后来电梯公司通过勘察绘制了图纸。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电梯筹建管理小组发现有几户是租客,在居委会的协助下,大家前往其他小区找到户主取得同意。最终,在多方努力下,2019年3月18日,50号楼居民全部签字同意加装电梯。 邻里情让加装电梯驶上“快车道” 老小区加装电梯不是“一句闲话”,需要一点一点谈出来。当多家电梯公司找上门时,到底如何选择?这一难题让居民们犯了愁。为此,电梯筹建管理小组进行广泛调查,收集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并多次将居民们带到实地观摩,详细咨询电梯建造方式和使用情况。经过一番学习考察,最终选择了斯迈普电梯,电梯筹建管理小组从不专业到专业,走出了居民自治的新道路。 “加装电梯可是一门学问,从质量优劣、建造方案到预算都是问题,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件大事情,每个环节都必须精挑细选,反复对比。”电梯筹建管理小组组长朱鹤梁说,他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还具有工程建设经验。面对工程中各种难题,他出谋划策,带领居民代表与电梯公司开展高效沟通,在谈判中锱铢必较为居民争取权益。有专业人士“坐镇”,居民们就更加省心了。 50号楼之所以能启动加装电梯项目离不开邻里关系和睦,为他人着想。一楼的居民从一开始沟通就全部赞成加装电梯。个别家庭一户有两个室号(即两张房地产权证),当他们在出资问题上为难的时候,其他家庭主动提出分担,经商讨一致决定以户数,而不是以室号来平摊费用。 “谈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每户居民安心,掌管50号楼加装电梯资金的杨慧颖说,“我专门办理了一张银行卡用来存取这笔费用,每一笔钱都有收支存根。有些上了年纪的居民只能用现金支付,我还专门买了收据,将每一笔帐记得清清楚楚。” 经征询、公示等程序,樱花苑业委会于2019年3月30日向普陀区房管局提交立项申请。5月15日,朱鹤梁代表全楼居民与电梯公司签订合同。5月17日,樱花苑业委会收到立项批复,“拟在樱花苑50号单元楼加装电梯”。在居民区党组织引领下,通过居民自治,历经一年的时间,这项惠民工程终于动工了,圆了居民们多年以来的“电梯梦”。 如今,50号楼居民们纷纷表示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坐上新电梯了。“等电梯装好了,每天上下楼买菜、买米、倒垃圾都方便了,再也不怕走不动了,光是想想我都觉得开心。”王阿姨笑着说。 据悉,50号楼电梯将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桃浦镇将以此为起点,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居民自治,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逐步推进加装电梯项目,把惠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