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璐迪 今年春节前夕,紫藤苑“红孩子广播站”特别做了一期《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友情提醒》节目,广播中,11岁的紫藤苑“红孩子”李静漪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春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小常识。稚嫩的童声有模有样,防疫的提示贴心暖心,一经播出,在受到社区居民欢迎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关于广播站的集体回忆。 “红孩子广播站”对于不少紫藤苑的居民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时间回到1999年,时任紫藤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杨兆顺在社区内召集了一批不满十八的青少年组成小志愿者服务队,并送给他们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孩子”,希冀他们可以延续红色基因,积极参与各项社区志愿服务。 倡议一经发出,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报名参与,并根据兴趣爱好形成了不同的活动小组,建立了红孩子合唱团、红孩子舞蹈队、红孩子读书会等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社团……其中红孩子广播站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个。相较于其他“默默无闻”的活动小组,红孩子广播站有许多“抛头露面”的机会,这对于“爱表现”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居委会的主导下,经过挑选之后的小广播员们正式“上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初的红孩子们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但这个广播站却一直被保留了下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从传统的户外广播转为了线上的智能设备,而紫藤苑不少户外广播设备也因年久失修而“罢工”。前几年,紫藤苑成立了社区微信公众号,红孩子广播站的部分内容也渐渐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居民们纷纷表示,变的是传播方式,不变的是大家对于广播的一种难舍记忆。 据悉,目前正在进行综合修缮的紫藤苑已经将修理小区户外广播设备提上了日程,在不久的将来,稚嫩的童声又将在小区的上空再次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