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璐迪 丁婉星 对于许多老桃浦人来说,位于真北路3725弄的莲花公寓曾经是“老破小”和“脏乱差”的代名词,是被“边缘化”的“烂尾楼”。可如今这里已焕然一新,成为了桃浦镇里一朵“重生”的“新莲花”。“小区里大变样,道路拓宽了,配套设施也变多了,居民好像住上了新房子一样。” 尽管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但这丝毫不影响居民之间昔日的邻里情深,这让居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协调一致,小区外观大变样 莲花公寓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95年建成,历经20多年的风雨,小区的房屋结构老化、外墙老化、屋顶漏水,道路窄、通行难、停车难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为了将美好生活送到居民身边。普陀区及桃浦镇下大决心,开启了为期两年多的综合修缮工程。 2019年,莲花公寓综合修缮工程全面正式开工,“统一”“一致”成了小区修缮改造的关键词。除了墙体外立面的色彩一致,色调一致,统一雨棚、统一晾衣架、统一空调外机支架、统一天井”的“四统一”工程也成了小区综合改造的一大亮点。“原先小区的球门型衣架较多,空调外机支架、防盗窗的位置不统一,样式也是多种多样,安装也不规范,外面看上去,小区的外立面杂乱无章,不仅影响美观,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群丽介绍,此次改造统一了样式,在统一位置,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了统一的安装。同时,为了追求小区内部环境整体统一的协调美,在入口、花园、步道、车行道、公共休闲区域进行了统一的设计改造,处处体现出“莲花”的元素。不仅如此,原先狭窄的小区主干道也变成了宽阔的人车分流道路,“人让车”成为了过去式;新建成的小区的景观乐园和健身苑也让居民多了休闲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表里如一,细节质量有保障 除了显而易见的“面子工程”,莲花公寓此次在内部工程上也下了大功夫。雨污水混接改造、阳台顶漏水、结构加固等等“隐蔽工程”也在此次修缮改造中逐一完成。莲花公寓居委会主任陈玉根原先做过工程监理,此次综合修缮,他除了参与居民协调工作,还为社区居民把好了细节关和质量关。以前每逢暴雨时节,小区里总有内涝现象发生,“雨污水混接改造之后,雨水将通过泵房提升接入市政雨水管,污水将通过重力流接入市政污水管,实现雨污水分流、不内涝不反水。”陈玉根如是说。 “虽然我们是个老小区,但一番改造之后,如同住进了商品房小区。”一位居民笑着说,楼道里贴上了锃亮的瓷砖,装上了LED节能灯,还为老年居民增加了靠墙扶手和折叠座椅,美观又贴心。 “组团”服务,齐心协力解难题 小区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发了大家关于社区治理问题的思考。如今,不少老旧小区的居民都通过建立微信群互通往来,尽管便捷了彼此之间的沟通联络,但却缺少了几分线下的邻里情。在莲花公寓,由于许多居民年事已高,子女又不在身边,如何与老人们建立起及时的联系,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成为了摆在居委会干部面前最为棘手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时任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梁慧丽提出了在小区成立“社情民意沟通组”的想法,通过汇聚社区党员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居委会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便于居委干部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居民们的需求。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小区党员的踊跃支持。据介绍,沟通组共有81名成员,均为社区党员。小组成员实现了党员“组团式”服务居民,与居民零距离沟通。 在莲花公寓综合修缮的过程中,把居民的老式晾衣架统一改为推拉式晾衣架成了困扰居委干部的一大难题。为了不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居委会工作人员积极寻找靠谱的改造方案提供给居民选择,并主动上门与居民进行沟通,耐心地向居民解释改造的用意,逐渐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与赞同。 这其中,“社情民意沟通组”成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员们积极发挥党员率先垂范作用,主动提出在自己家安装新式晾衣架,作为“样板房”供大家参观,以此来打消居民们的顾虑。张群丽解释说:“对一些居民的抵触情绪,有时候我们居委会直接出面反而适得其反,但沟通组成员不一样,他们都是十几年的老邻居了,感情比较深厚,彼此间也相互信任。” 邻里情深,美好生活同打造 沟通组成员还扮演着小区“侦察兵”的角色。平日里,他们“分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大事小情全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在“社情民意沟通组”成立的基础上,莲花公寓还创建了“社区生活信息一卡通”,将区域的党员信息、联系方式等公布给居民,确保每家每户发放到位,使居民有困难时候能够找到党员帮忙,有疑问能够找党员询问,有困苦能找党员倾诉。得到了党员同志的拥护和小区群众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社情民意沟通组”成员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与小区内许多老年居民一样,他们也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的“守旧一族”。时至今日,他们与居委会和居民的沟通还是采用传话、写小纸条等这些传统方式,但这丝毫不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同时也增添了浓厚的邻里情。 内外兼修的综合修缮,加之一如既往的邻里深情,共同构筑了莲花公寓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据介绍,下一步,桃浦镇将继续以民心实事工程为抓手,对镇内老旧小区逐步进行修缮改造,打造“美丽桃浦、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