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璐迪 社区治理不仅需要“因地制宜”,更需要创新理念与模式。近年来,桃浦镇社区治理朝着越来越精细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逐步提升。 在阳光水岸苑小区,服务民生、疫情防控、生活垃圾分类、三创……社区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可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小区居委干部们积极探索社区精细化治理,并在实践中逐步归纳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六字工作法”。 “引”:党建引领 阳光水岸苑构建了“1+3+X”社区管理模式。“1”即社区首创的“党员先锋岗”,以此为载体,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即“三位一体”,积极调动居委、物业和业委会工作人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为小区建设出谋划策。“X”即是全体居民,通过有效引导,汇聚众人之力,让全体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 “访”:访百家门 阳光水岸苑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俞曙光介绍,居委会工作人员人手一本“民情笔记”,开展“四百走访”主题实践活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熟悉居民家庭基本情况,摸清居民“家底”,掌握居民群众所需、所想、所忧、所盼。 “解”:破解难题 聚焦居民反馈的社区内不文明行为,如高空抛物、乱扔垃圾、群租等问题,通过不定期召开红色议事厅会议,线上线下开展议题讨论,征求居民意见,共谋良策。在共谋中共建,在共管中共享,为小区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环境。 “升”:提升品质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精神文化层面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近年来阳光水岸苑不断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以“美好生活”为目标,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并积极打造“三感”社区,努力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扬”:弘扬正气 阳光水岸苑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弘扬正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居民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与桃浦镇各居村、机关部门、企业、武警部及消防救援站等达成共建,对小区的孤老、无子女家庭和社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开展不定期走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爱。 “新”:创新思维 有效化解难题和矛盾,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课题。阳光水岸苑创新思维及模式,建立业主代表微信群,由“三位一体”主要负责人、业主代表担任群主及管理员,收集居民对小区管理的各种不满意声音,反馈在微信群,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商量解决方案。同时微信群还负责做好居民意见的汇总及梳理,及时整改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俞曙光表示,居委会工作人员是社区管理中的“逆行者”,守护着全小区居民群众。“六字工作法”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目前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大家突破常规思维,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力争把居民群众的“抱怨声”变成对社区的“拥护声”,让居民同享幸福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