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存,出身企业家的人大代表。2016年11月在长宁区第57选区当选长宁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的。当选两年多来,他关注民生发展,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作为第57选区选出的人大代表,刘保存通过接待选民日活动、“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专项活动、人大代表联系社区等活动,倾听选民呼声,积极为选民代言。 ■为民解忧履职尽心 有一次,他来到第57选区的延西小区走访。居民们纷纷向他反映情况,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关于附近人行天桥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原来,该小区位于延安西路1740弄,靠近凯旋路路口,出门就是延安西路高架。由于路口未设置人行横道线,居民要去对面的天山公园和凯桥绿地(刘海粟绿地)就必须翻越人行天桥,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很吃力的事,而且天桥台阶的防滑条因为磨损不能有效起到防滑作用,已造成多位小区居民摔伤,群众反映强烈。 刘保存意识到这是一个“急难愁”的问题,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他来到现场实地查看,发现防滑条确实被磨平了,表面变得光滑,一不小心就容易滑倒,为此刘保存提交了《关于延西小区及附近居民出行安全的建议》的书面意见,建议更换防滑条,消除安全隐患,添设无障碍出行设施,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出行,也方便乘坐71路中运量公交的乘客出行,有利于人流的疏散。他的建议立刻得到区领导的重视,第二天,磨损的防滑条拆了,随后更换了新的防滑条。居民说,刘代表是一位贴近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好代表。 履职两年多来,刘保存提出书面建议4件,分别是《关于延西小区及附近居民出行安全的建议》、《关于延安西路1740弄-1782弄人行道整改的建议》、《关于黄金城道步行街景观灯光工程的建议》、《关于改进伊犁路、延安西路口交通指引牌的建议》,其中前3件被有关部门采纳,得到迅速落实解决,最 后一件留用参考。 ■精耕细作文创产业 刘保存的成长颇具传奇色彩。19岁那年,刘保存怀揣着100元从老家来到上海闯荡,从搬运工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逐步登高,几度创业。其间他办过广告公司,也办过人才市场。2016年,他开始第三次创业,这次他瞄准的是长宁区重点培养和扶持的三大产业之一的文化创意产业。他通过收购旧楼宇,盘活资源实施更新改造,打造了“新发现才富园”、“新发现梦园”两个绿色生态创意园区。与一般的创业园区不同的是,这两个创意园区都建有屋顶花园,四季如画的景致让工作在此的白领们赏心悦目。特别是位于长宁路1387号的“新发现梦园”,原是上汽集团——安飞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弃用的总部大楼,刘保存收购后,改造成具有英伦风情的创意园区。由他自己设计的5个屋顶花园,错落有致,相互映衬,连成1200平方米的空中园林景观。这不仅为入驻的企业白领提供了良好的办公及休闲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为长宁区精品城区、活力城区、绿色城区的建设打造出了新的亮点。园区吸引了50余家企业入驻,约70%为设计公司、时尚创意公司、广告公司,其中不乏有世界500强的优秀企业。 ■发达不忘扶贫帮困 刘保存的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但他始终保持着发达兼济天下的企业家初心。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以老公房为主的天山社区里还生活着不少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延西居民区有一位在读大学生,家庭经济拮据。之前,由居委会牵线搭桥,有社会热心人士与该学生结对资助每年的学费,后因该热心人士工作调动资助中断了。刘保存闻听此事后,毫不犹豫与该学生结对,资助学费,帮助她完成完成学业。 在走访纺大居民区时,他发现活动室的电脑老旧,居民使用起来不方便。刘保存记在心里,立马就办,自掏腰包买了两台新的电脑,送到纺大居委会。2016年底,刘保存又跟着居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向选区100个老年人家庭送上了实物慰问品。除了帮助选区群众解决困难外,刘保存还与新光居委会结对关爱帮困,每年捐出一万元,帮助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及重病患者家庭。 除了帮助困难群众,他还关爱户外工作者。在他创办的“新发现梦园”创意园区的一楼,有一间10余平方米的小屋,屋内空调、微波炉、饮水机、沙发床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他精心设计的“爱心驿站”。说起创办动机,他饱含深情地说道:“我初到上海谋生,就是从户外工作做起,户外工作风吹日晒雨淋,特别辛苦,我现在有能力为我单位附近的交警、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提供避暑避寒、落脚休息的场所,何乐而不为?” 企业内员工清楚,入驻率几乎100%的“新发现梦园”,辟出这间“爱心驿站”,一年损失近6万元的租金收入。刘保存一点都不心疼。他笑呵呵地说道:“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这是我作为企业家代表的优势,也是我的职责所在。” (人大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