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怡,联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2012年3月投身居民区工作,资历不算老。街道开展非成套房屋改造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天义居民区和联建居民区配合工作专班做群众思想工作,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此次联建居民区房屋改造签约有序的推进,离不开她的鼎力配合。她的突出表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更赢得了居民对她的信任。 天山路街道的非成套房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过成套改造,已做到“能改则改”,剩下的都是“骨头中的硬骨头”,由此产生的难题接踵而至。房屋结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改造方案受限很大,居民情况错综复杂,心态各异,犹如一团乱麻。 陆怡带领居委团队打出“三张牌”,分别是周到细致的“服务牌”,润物无声的“感情牌”和精诚协作的“团队牌”。 周到细致的“服务牌” 延安西路2055弄2、4、6号居民是联建小区“非成套改造”项目中房型比较特殊的几个楼组,共5层楼,房型一梯19户。“非改”的难度非常大。开始,绝大多数居民由于种种原因不愿签约。陆怡多次上门走访,从一楼走到五楼,不知往返过多少次,时常累得气喘吁吁。 该弄4号5楼住着一户50多岁的兄妹俩,由于妹妹身体患有疾病,长期需要靠兄长照顾。陆怡在多次和兄长的交谈中得知,他们不同意签约是怕“非改”后改变原先的居住格局,给兄妹俩的生活起居带来不便。为了消除兄妹俩的后顾之忧,陆怡主动联系设计师、物业、块长等人员,多次上门进行沟通,力求在不改变整体设计的前提下,对该住户做一些特殊的人性化设计,满足该住户的合理要求。她的不懈努力感动了兄妹俩,为4号楼签下了一份重要的“非改”确认书,使这幢楼得以顺利施工。 润物无声的“感情牌” 天义居民区是陆怡服务的第一个居民区,也是街道最早启动签约的居民区之一。在天义她积累了非成套改造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遇到居民对改造政策有些疑虑,她客观分析现状,联系设计师、物业等一同到达现场进行讲解,一张图纸易稿三四次是常有的事。对人户分离的居民,通过电话、微信、约谈、上门等方法,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遇到居民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扰施工的情况,她耐下性子分析居民情况,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有些甚至帮助化解了居民家庭矛盾,最终家庭成员转变态度同意签约。 有一户居民,老阿姨是残疾人,老伴正在住院。陆怡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上慰问品赶到医院看望其老伴。老先生耳朵听力不好,她就俯身贴在耳边大声解释、耐心沟通,细致入微的举动感动了老人,就在病床上同意签约。 精诚协作的“团队牌” 截至目前,联建居民区6幢楼14个楼组已施工;4幢楼6个楼组已签约达标等待施工。目前有方案的10幢楼20个楼组,签约都达标即可施工。 作为离居民最近的干部,陆怡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接到联建居民区“非改”任务后,联建居民区党总支在她的带领下,发挥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全体居委干部参加培训认真学习,领会各幢楼的施工方案;凡涉及到有“非改”工程的块长,做好一户一表一档,其余居委干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居民来到居委签约,每名居委干部都热情接待,耐心讲解施工方案,积极做好签约工作。在她的带领下,联建全体居委干部“5+2”、“白+黑”连续作战,有的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展现出一支“特别能战斗”队伍的精神风貌。 (天山路街道非成套改造群众工作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