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智尚源,孵化时尚创意的鸟巢

□特约记者 姚志康

杨宅路与凯旋路交汇处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块里一幢建筑很别致,楼顶檐口竖立着“环东华智尚源”字号。隔路相望的一幢高层建筑上端竖立的字号是“东华创意园”,人们便猜测“环东华”之含义——依托东华大学创意资源的文创产业园区。记者对这片地方不陌生,这里原先是一家装潢公司的总部和展厅。几年未涉足,面貌全非。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走进了“环东华智尚源”。

园区处处透出艺术腔调

还未进入这幢环形建筑,就感觉这个园区有“艺术腔调”。广场边上的小花园让记者想起日本京都许多私家花园的模样,修剪考究的绿植,或石板或石子的小径,听到水声的水景……小花园一侧遮阳伞下的茶座,几个透着“潮气”的年轻人品着咖啡,谈笑风生。

进入大堂,直扑眼帘的是整面墙体的海洋生态鱼缸,色彩斑斓的热带观赏鱼在鱼缸里游弋,让人赏心悦目。步入中庭,挑高24米的天井让人豁然开朗,玻璃穹顶直接收纳的阳光,让整个大厅暖意融融。

带领记者参观的是园区高级经理张浩。张经理告诉记者,智尚源建筑8361平方米,楼层5至6层,在5楼顶和6楼顶分别建造两个屋顶花园,从周边高层建筑俯视这两个屋顶花园,犹如一个巨型“盆景”。记者便首先登上了两个屋顶花园,一睹风采,果真是匠心独运,精巧之至。

潮牌公司彰显时尚底色

据张经理介绍,“环东华智尚源”2012年12月破土兴建,2016年3月投入运营。第一批入住企业14家,分别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境内外公司,行业涉及服装时尚品牌、纺织面料检测、高级时装定制、文化传媒等领域。其中,服装设计类、时尚文创类企业占85%,出租率达100%。经过近3年的培育发展,“环东华智尚源”已然成为上服集团发展文创产业之“引擎”,长宁区打造虹桥时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一张“名片”。

跟着张经理边走边看,一家名为iHubb的设计公司吸引记者目光。张经理介绍说,该公司实施明星名人+潮流品牌+知名IP+公益慈善+创意设计的跨界合作经营模式,把明星名人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变成实体带进大众生活。2015年该公司与亚洲音乐天后、亚洲动物基金首位华人明星莫文蔚联合推出Karen M ok X iHubb[Save M e]月熊系列服饰,以“保护动物、终止虐待”为主题的公益服装系列,呼吁公众关爱动物。此外iHubb在2018年发掘知名IP“ATOMOHYA”,并引进中国推出了“ATOM OHYA”品牌系列,成为中国区唯一授权方,同时还引进了欧美潮牌Black Scale到国内,正与张韶涵展开新的联名合作系列。iHubb创造了一个独有的多元化跨界经营模式,是一个潮流品牌集聚地,跨界商品的诞生地,亦可称其为时尚创意孵化的“鸟巢”

和张经理正聊着,被一阵欢快笑声打断,一群花蝴蝶似的年轻女孩涌入楼内。张经理解释道,这是园区内一家名为“瑟尚”的网络新媒体企业邀请一批网红来园区拍摄商品广告。

智尚源所散发的时尚创意集聚效应自然吸引中外嘉宾的目光。2018年4月8日,德国汉堡市议会议长卡萝拉·费特一行参观了园区,并与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同年9月29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亚元、市经信委巡视员陈跃华、市文创办副主任强荧等领导视察园区运营发展情况。2019年2月,智尚源捧回“上海市文创产业示范楼宇”牌匾。

园区搭建社群交融平台

张经理特别提及园区在上服集团和天山路街道的关怀下,搭建园区社群的交融平台的工作。上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军指示园区,宁可少出租一间办公房,也要拿出面积用作“两新”党建的公共空间。于是,园区斥资装修布置了一间“智尚源之家”,提供给入驻企业开展党团活动使用。街道方面不仅吸纳园区组队参加各种社区公益活动,还将社区公益活动引入智尚源。企业白领与社区从此有了频繁的“亲密接触”。三年来,园区企业参与各类社群活动达50余场。

与此同时,智尚源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的公共服务平台。线上,通过楼宇服务运营中心与楼宇门户网站的互联互通,共享内部服务资源。线下,把组织活动作为凝聚入驻企业的有效手段,强化服务项目的精准度。

记者从上服集团日前主办的“2019国际可持续时尚产业创新峰会”上获悉,上服集团将主动对接上海“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两大战略,坚持“服装主业”和“创意园区”的双轮驱动,打造时尚创意产业的载体,致力于成为中国时尚创意产业的领导者、创新者和推动者。“环东华智尚源”正是实施“双轮驱动”的一篇杰作。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