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政社企携手共进 开辟公益新天地

长宁区第十一届公益伙伴日活动在天山举行

18位来自云南红河州的长宁社区学院空乘学子用家乡民歌感谢长宁人民

本报讯(特约记者 姚志康)9月7日白露时节,秋高气爽。SOHO天山广场内外人头攒动,二楼会场高朋满座,广场公益摊位鳞次栉比,犹如一个大集市。这是长宁区一年一度的公益盛典现场,本次“伙伴日”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冠名“社企携手,畅享长宁公益新天地”——长宁区第十一届公益伙伴日暨中华慈善日活动,由长宁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天山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主办,天山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上海申杰社会组织培训评估中心等单位承办。中共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奇,长宁区副区长孟庆源,长宁区企业联合会会长张连城,市民政局登记处处长沈敏,社会组织服务处处长赵宇,区民政局局长章维,天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敏,办事处主任余双,区社管局局长陈汉传等领导出席。

据主办方介绍,长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益组织的培育发展,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和公众间友好的公益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凝聚正能量的公益生态圈。目前,全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790家,社会组织数量日益增长,结构类型日趋丰富,公益领袖迅速成长。长宁10个街镇已成立了7家社区基金会,还有3家社区基金会正在登记注册,即将完成全覆盖。3A以上社会组织145家,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与此同时,长宁区积极落实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1+5”扶持政策,三年内共发放扶持资金440万元,惠及社会组织314家,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夯实了基础;举办“社区公益创投”大赛,聚焦社会组织党建、分类治理、民生服务、社区建设等热点议题,三年来签约187个项目,投入资金1010万元,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

为提升项目运营能力,长宁区创新打造1个集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10个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及多种枢纽型社会组织共同发挥作用的“1+10+X”支持平台,推动长宁社区治理精细化发展。

副区长孟庆源在致辞中希望公益伙伴日能够推动公益的大众化,让公益成为更多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公益事业为长宁精品城区建设增添温度和亮色。

会议表彰了五个“十优”,分别是长宁区创联业委会工作事务所的“业委会能力提升”和长宁科技进修学院的“社区达人集结号”等10个项目荣获“十优”社区微治理项目。上海金福第二养老院的“江苏社区金福综合型助餐服务”和长宁区禁毒妈妈工作室的“禁毒妈妈帮教社区戒毒”等10个品牌荣获“十优”公益活动品牌。上海申杰社会组织培训评估中心和长宁区企业联合会等10家域内品牌社会组织荣获“十优”社会组织。长宁区天山路街道商会和长宁区慧信劳模联盟工匠创新工作室等10家社会组织荣获“十优”初创社会组织。长宁区雅玉党群工作事务所负责人张雅玉和长宁区虹桥萍聚社区服务社负责人朱国萍等10位负责人荣获“十优”社会组织领军人物。

会议还向长宁区教育基金会、长宁区企业联合会、万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维丽娅职业技术学校等10家单位颁发了“长宁区民政系统对口支援公益合作伙伴奖”。向长宁区安馨敬老院等4家养老机构颁发“对口支援消费扶贫最佳贡献奖”。

会议还举行了上海绿地金庭养老服务管理公司、上海小邻通实业有限公司社区智慧生活中心、上海中德产业合作虹桥创新促进中心、颐家(上海)医疗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微养(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五家从事民生产业的企业落地签约仪式,并举行了国内首家以新兴产业人才培育发展为宗旨的公益性组织——上海伯乐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揭牌仪式。

在“社企连线,精准对口扶贫”环节中,天山路街道社区基金会与18名云南红河地区学生结为帮困助学对子,18位云南学子用家乡民歌和舞蹈表演表达了他们对长宁人民的感激之情。外场汇聚全区54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公益大棚,冠之“公益游园会”。分五大服务板块,分别是便民服务、法律咨询、文化展示、健康养生和防疫宣传。置身其中,被浓浓的公益氛围所包围,杠杠的正能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