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8月29日,以“科技战疫,创新未来”为主题的2020年天山路街道科技节在社区创新屋举办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充满创意的科普活动,成为了今年街道科技节一道亮丽风景线。 小小科学家玩神奇气象瓶 天气瞬息万变,但神奇的是,我们却能通过天气预报提前预知。这其中的原理是怎么一回事?一杯看似无色透明的水中,包含着哪些物质呢?水可以无限溶解溶质吗?影响其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8月18日下午,创新屋内气氛热烈,小朋友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老师向同学们解释这是物质的溶解和温度有关,并现场演示了氯化铵、钾盐、天然樟脑、乙醇等材料的混合,竟然起了神秘的变化,同学们一个个看得“弹眼落睛”。课后每位同学把自己制作的和老师赠送的气象瓶,带回去做科学观察对比实验。 “抗疫纠察队”3D打印来助力 8月20日下午,老师通过3D打印机的演示为大家讲述了3D打印的原理,然后教大家如何通过三维模型,设计新颖、立体感强的画面,最后通过专业的3D打印机来实现创意设计。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完成了一幅抗疫作品。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向大家讲述了3D打印技术在抗疫中起到的作用,如防护面罩、护耳夹,许多防疫物资都是3D打印出来的。小朋友们还制作了带有3D抗疫标识的个性T恤,在提高对创新技术认知的同时,了解了防疫、抗疫小知识。 巧手变变看DIY电子表 8月25日下午,小朋友们一进入创新屋就被电子表吸引了。老师告诉同学们,一块完整的电子表看起来构造涉及电路板、电子元件、微处理器使用和编程以及电源设计等等,但对于我们这次参与活动小朋友而言,只要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及组合技巧就很了不起了。小朋友们跃跃欲试,但上手却没那么容易。在老师一遍遍反复拆解步骤下,小朋友们终于如愿完成了电子表的制作,并表示会更珍惜时间的分分秒秒。 此次街道科技节活动,以创新屋为主轴,以制作互动为形式,让孩子们在暑假里,在家门口,通过自己的观、感、玩、学,了解化学、物理、3D打印等科学知识,激发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 (街道社区服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