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居民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交响乐”是这么演奏的

——“活力天山·公益交响”的品牌锻造侧记

2020年9月7日长宁区表彰“十优”公益品牌,天山代表(左六)领奖

□特约记者 姚志康

“交响乐”的名称源自于希腊语,原意即“一起响”。交响乐通常包含四个乐章,特别适合表现戏剧性强的主题。交响的原意既然是“一起响”,这便有了“一起做”、“共同参与”之引申义。天山路街道在改善天山商圈营商环境,鼓励商家担当更多社会责任,动员辖内企业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上,首先想到的是提炼出一句能够让社会各阶层都认可,又叫得向的行动口号。经过集思广益,一句公益广告语诞生——活力天山·公益交响。也成为天山路街道培育公益品牌的发端。

品牌锻造的简略回顾

推出“活力天山·公益交响”这句公益口号的时间是2016年末。街道各职能科室、工青妇群团组织,社区党群、社区事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网格化管理等五大中心,各居民区,辖内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全领域,都把各自分管系统的公益活动纳入这个“品牌”旗下。街道方面近年来牵头组织了一系列融汇“商、旅、文、绿”的广场公益活动,其中有商圈“周末任意消费享受免费停车”,文化公益保留节目“悦读节”,一年一度的社区睦邻节,配合市、区“旅游节”、“购物节”、“虹桥文化之秋艺术节”的社区活动,吸引“两新”白领融入社区的“商圈咖啡文化定向赛”,以及迎进博会志愿者行动等等,增强了商圈公益文化氛围的聚合扩散。

在每年9月的“公益伙伴月”期间,天山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推出“活力天山·公益交响”系列活动,联合辖区内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公益活动。既有大型的“慈善集市”广场展示服务,又有内场的集会表彰、经验交流、公益新项目推出认领等。

2017年9月,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手申杰社会组织培育评估中心(以下简称“申杰中心”)承办了“时尚天山,魅力商圈”嘉年华暨“长宁区第八届公益伙伴日”天山分会场活动;2018年9月,承办区第九届公益伙伴月益善长宁“中华慈善日”活动;2019年9月,承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进博——信念的力量”区第十届公益伙伴日天山分会场活动;2020年9月,承办了“社企携手,畅享长宁公益新天地”——长宁区第十一届公益伙伴日暨中华慈善日活动。

在“活力天山·公益交响”这面旗帜引导下,天山路街道社会各界手挽手,心连心,共同把这块公益招牌锻造得熠熠生辉。

品牌锻造的细枝末节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绿春县、红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长宁区在沪滇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对口帮扶地区。属地企业春秋航空联合上海开放大学航空运输学院推出红河“蓝天筑梦计划”,突破性开创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的扶贫新模式,助推三县脱贫攻坚。红河“蓝天筑梦计划”精准聚焦长宁区对口县16至2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开大航院免费提供两年半在校期间的食宿安排,全额提供9120元的助学金。

爱心人士钱建华创办的“申杰中心”落户天山,她的帮扶对象全部在天山社区。十四年前,她结对助学的两个困难学生,已成栋梁之才,受钱老师的影响,也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其中的小刘姑娘感慨道:“钱老师就是我非血缘的妈妈,我跟钱老师说,我有能力了,您帮我物色一个助学对象,让我回馈社会。”

申杰中心还把公益触角伸向大学生创业援助上。从2010年起,申杰中心联手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等高校,连续举办了九届“申杰杯”大学生公益创业计划大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入动能,为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提前进行创业指导,受到在校大学生的热捧。

同样落户天山的长宁区企业联合会,注重引导企业参与服务社会,他们提出“企联搭台、企业奉献、百姓得益”的公益理念,产生了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其中有“学雷锋、展风采,真情回报社会”;“七彩公益进社区”等10多项大型公益活动颇具影响力。

评选“公益之星”,感染身边人一起做公益,也是推广公益的一项主要措施。2018年“公益伙伴日”活动中,三个“天山公益之星”的故事演讲,让现场听众无不动容。这三个故事分别是《调解讲法也要讲情》《送去天堂口的阳光》和《青春力量让爱飞翔》。

2020年第十一届公益伙伴日外场慈善集市中“绿账公益”开展的“兑多多”活动人气爆棚。“绿账公益”联合社会爱心企业,由企业捐赠或提供优惠的惠民产品(生鲜、米面粮油、生活用品等)与便民服务(清洗油烟机、宠物体检等)供社区居民进行现场兑换,用“兑多多”之法解决“楼道乱堆物”顽症,收到奇效。

下转3版

上接头版

天山辖内有数万“潮汐式”社区成员白领一族。他们为长宁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这批潮汐式社区成员同样是需要被关爱的群体。

2020年8月,由市爱卫办、市健促办共同主办的“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分享会”上,长宁区共有2个示范案例和6个优秀案例脱颖而出。其中2个示范案例来自天山街道。

示范案例之一:“白领医小时”,服务职业人群新模式。2016年以来,“天山社区白领医小时”项目已累计开展300余场活动,服务了18500多人次,并在携程、春秋、天山商圈白领服务中心建立了“白领医小时”医疗服务点。该项目荣获了上海市群众最喜爱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第二批“医疗服务品牌”“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等荣誉。

示范案例之二:“美小护”线上接单、线下护理。2016年,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了“天山美小护”社区居家照护平台的探索,通过信息平台管理和移动端应用,开展居家护理服务。截至目前,“天山美小护”已服务1500余人次,服务满意度达98.5%,荣获上海市第二届“创新医疗服务

品牌”。

品牌锻造的社会效应

“活力天山·公益交响”的品牌锻造四年来,天山公益事业呈现出社区、商区、园区和校区“四区”联动的喜人局面,犹如一部四个乐章的交响曲,演奏出华美的音乐。通过联手合办、联手分办等操作形式,实现了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公益目标,从而有力推动了社区公益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新民晚报、文汇报、城市导报、东方网、上观、周到等主流纸媒和新媒体均为“活力天山·公益交响”活动做了专题报道。

在“公益伙伴日”和“公益伙伴月”活动期间,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和舆论造势,社区居民、商圈白领、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等所有社区成员,都能切身感受到公益慈善事业给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社区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公益服务;企业商家从参与公益中,感受到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性;充分展现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媒体之间良好的公益伙伴关系,形成多元和谐的公益生态圈,公益品牌效应不断扩散放大。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