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公告牌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盘盘家门口的公共体育服务圈

□特约记者 姚志康 整理报道

天山路街道历年来十分注重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阵地建设、项目建设、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社区体育工作,打造“家门口”的公共体育服务圈,从以下三方面有效扩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满足居民健身和健康需求:1.分层建网,完善服务管理模式

天山路街道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模式是六级组织网络体系: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职能科室、居委会、文体干部、健身团队。街道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成立了体育俱乐部,对体育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和更好的服务。2.推出项目,扩大体育服务范围

在全民健身理念的引导下,本街道开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人群需求的广播操、广场舞、气排球、运动会、卡丁车等各式各样的群众体育活动或竞赛。街道连续7年举办“天山杯”气排球比赛,形成天山气排球群众体育活动特色,并在全市范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街道先后荣获2010-2016上海市全民健身先进社区、2014-2015上海市健身气功星级站点、2016长宁区第六届运动会突出贡献奖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19年承办全国老年气排球比赛。目前,天山路街道的气排球、拳操等各类体育团队已达36个,社区拥有体育指导员资格的有149人。3.夯实基础,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街道在反复调查研究、了解需求的基础上,对体育健身点进行合理布局,以满足居民健身的需求。目前,辖区内已建成32个健身苑点、2个市民篮球场、3条市民健身步道、3个健身气功站点(其中1个为星级站点)。同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保证健身器材、设施维修和养护,保证健身器材的正常使用以及群众健身的安全。

街道还通过“政府搭台提供场地、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方式,积极打造了能同时服务老年、中青年、青少年以及残障人群的市民健身房,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来这里健身的人络绎不绝,成为社区“网红”市民健身房。

街道社区服务办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还须通过街道和居委会的两级基层治理得以落实。要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能“为体育而体育”,必须把公共体育服务纳入整个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体系中统筹考虑,才能实现体育资源利用最大化,服务体系最优化,让公共体育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