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居民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消除“乱停现象” 玉屏大楼用上了这种“神器”

玉屏南路1号的玉屏大楼里两台老电梯里装上了新“神器”,即“维小保”智能安全管理系统。不仅消除了楼道内电瓶车乱停现象,也将随意摆放的自行车和杂物一扫而空,大幅提升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安全。

位于友谊居民区的玉屏大楼,是一幢楼龄超过30年的高层居民楼,但走入其中,却没有看到想象中老楼的杂乱和陈旧景象,反而十分干净整洁。楼道中既没有随意停放的自行车、电动车,也少了很多影响美观的杂物。其实,这多亏了大楼去年下半年引入的“维小保”智能安全管理系统。

据了解,这套智能系统是通过安装在电梯内的A I摄像头,有效地监控电梯的使用情况,以及内部出现的各种预设危险物品、行为和现象,并进行实时安全预警和阻拦。同时,系统也会同步将此情况,通过智能网络后台传送给居委会和业委会的管理人员,从而对电梯进行养护,对乘梯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居民的乘梯和生活安全。

“推着电瓶车、自行车上电梯,门就关不上,这也促使居民养成去车库规范停车的好习惯。”友谊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美琳,向记者展示着手机上的“维小保”客户端管理后台,并介绍道:“上面都是近日来两部电梯内发生过的‘违规行为’记录,其中包括电瓶车、自行车进电梯、刻意遮挡摄像头等,都会以视频和文字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并第一时间发送到我们管理员的手机上。”

除此之外,这套智能系统还足够人性化,对于进入电梯的婴儿车、轮椅和残疾人代步车,则通过预设不启动阻挡功能,保证他们正常乘梯出行。其实在“维小保”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引入以前,玉屏大楼内的景象与现在天差地别,不仅每一层楼道都停满了电瓶车和自行车,且楼道内充电的情况也是屡禁不止,阻碍居民的正常通行,影响楼道内部环境,同时还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对此,不少居民感到十分困扰,希望可以通过有效措施进一步整改,还大楼应有的干净、整洁和安全。

为此,友谊居民区居委会、玉屏大楼业委会以及物业充分发挥“三位一体”作用,并在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这项关乎居民生活安全和品质的治理工作。最终,两部电梯于今年下半年,分别安装了“维小保”智能安全管理系统。与此同时,为满足居民日常停车和充电需求,玉屏大楼的停车库也进行更新改造,并且安装了提升安全系数的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

几个月来,玉屏大楼从电瓶车的整治到自行车和楼道堆物的整治,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少居民赞扬“楼道更整洁、漂亮了”。对此,钱美琳也表示,希望通过有效整治,进一步改善玉屏大楼居民的居住环境,确保他们的生活安全,也为接下来即将开展的“美丽楼道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上海长宁)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