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嵌入式助老服务

名堂侠气多

天山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浏览

□特约记者 姚志康 摄影报道

记者收到街道方面的邀请,参加12月9日上午9时举行的天山路街道街道陈列馆及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启用仪式,地址是玉屏南路345弄26号。没料想,自以为熟门熟路的,却找了好一阵才找到,其实这个“分中心”就身藏在天山、天义两个居民区的当中,玉屏南路小学操场的西南角。从玉屏南路、遵义路和娄山关路三个通往天山、天义小区的出入口都能进入。

这幢两层小楼的大门外围墙上装点着“映像·天山”的字号。印象中这幢小楼早先是一家集体小厂,据介绍,是街道向万宏集团租赁下来后改造成民生项目。进入围墙大门再入楼门,楼门开在小楼西侧,迎面是一个服务台。右转便是公共区域,北侧是一个理发室,室内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理发师正在给居民们剃头剪发。向东一条走廊约摸七、八米长,北侧墙面上是天山路变迁的图片陈列,南侧是做成多宝阁的装饰,每个木格子里摆放着从居民中征集来的老物件,三五牌台钟、黑白老电视机、缝纫机头等等,勾起观众的怀旧情绪。

走廊尽头是一间健身房,几位阿姨在试着使用康复器械。这里还有慢步器、OT训练台等,可帮助老人恢复身体机能,多功能触觉及记忆毯等项目适用于帮助认知症老人进行康复训练。

和东西走廊交汇的是一条南北走道,走道南是一大间活动室。只见好几位阿婆老伯在管理员指导下,摆弄智力玩具。据分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个区域引进一家名为“福爱家家庭支持中心”的社会组织,用专业力量帮助有轻微认知障碍的长者进行早期干预和训练,延缓其病情的加重。

走道北端是治疗室和助浴室,助浴室是在志愿者照料下,帮助居家沐浴有困难的长者在此洗浴。治疗室是引入天山中医医院理疗、针灸、调理、养生等医疗资源的小诊所。助浴室外墙上陈列着天山新村的建设史。南北走道贯通小楼北的一个院落,院落上方用透光的阳光板做遮雨棚,院落北侧是一排平房。平房墙面和小楼一层北墙装饰成天山一条街的老模样,那些诸如天山百货店、天山酒家、新邨食品店、春光理发店、长虹绸布店、新影照相馆等等老居民熟悉的店招字号一一陈列。那一排平房是日托老人休息区,崭新的沙发恭候着客人到来。

整幢小楼内可利用的墙面都做上了陈列。通往二楼的楼梯墙面上装饰了天山一条街的历史变迁图片。二楼有一个多功能厅,可以举行五十多人的会议,或是开设学术讲座,还做了一个小舞台,弄个联欢会之类的文艺表演也挺合适。朝南一排是图书阅览室和亲子活动室,阅览室约摸40多平方米,朝南一溜全是玻璃窗,光线极佳。朝南西侧留了一间是亲子活动房,开张第一天便吸引了外婆、奶奶们带着宝宝或是妈妈带着宝宝前来体验尝新。

记者走马观花,楼下楼上兜了一圈,感觉好极了。具体有“三好”,一好是嵌入式的设施,让居民少走路,在家门口享受着具备现代化的社区养老设施;二好是老居民尤其是独居老人在家门口有社交的场所,不再孤独寂寞;三好是街道引入各类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很多免费服务。正如街道党工委书记潘敏在启用仪式上所讲的,分中心的建成是天山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标志,让每一位来到中心的老人都能在老物件、老场景的沉浸式体验中,还原旧有记忆,提升幸福感和归属感。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