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山路街道纺大居民区38号大楼的信报箱空间粉饰一新,还增添了不少新功能。38号大楼的信报箱空间,位于一层的西面,相较其他住宅的信报箱空间,这里有十余平方米,可说是很宽敞了。通过本次微更新改造,信报箱空间不仅从地板到墙面修缮粉饰一新,还配备了全新的书架和座椅,让这个普通的信报箱空间摇身变成居民的“公共会客厅”。 “墙面整体以紫色为主,并点缀了一些花瓣,这个灵感其实也是来自我们纺大民沁园备受大家喜爱的紫藤花。”纺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婕妤告诉记者,38号大楼信报箱微空间的打造,充分结合大楼和小区特色,除了彩绘图案的设计外,内部空间的功能提升,亦是如此考虑。 38号大楼与东华大学校园一墙之隔。大楼内居民们普遍都有订阅报刊和阅读图书的习惯,一般居民通常是带回家阅读,但38号大楼因其房型的特别,一层西面的信报箱房空间大、采光好,不少居民取到报刊后,都会在这里阅读、议论。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纺大居民区从整体修缮和功能提升出发,于2020年下半年开展信报箱微空间改造。对于这项民生工程,大楼内的近500余位居民纷纷表示支持,楼内不少能人还带头出谋划策。最后,决定在这里增添图书借阅、居民议事的功能,打造成为大楼居民的“公共会客厅”。 如今,信报箱空间已初现雏形,不少居民都会在这里借阅图书、休憩聊天,甚至从自己家里拿来书籍和邻里分享。张婕妤表示,接下来,还将对居民区内其他闲置的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改造,让居民们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微幸福”“小欢喜”。 (上海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