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对口帮扶下,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老集寨乡卫生院中医科已经初具规模,造福着一批又一批当地百姓。 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老集寨乡卫生院中医科诊疗室。诊疗室内,卫生院中医医生丁曼正在为一位两岁的小朋友进行推拿。一边推拿,丁曼一边向坐在一旁的母亲询问着孩子近来的情况。 “孩子现在吃饭比以前好多了,大便也正常了。”说到这里,年轻妈妈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然而在三个月前,老集寨乡卫生院中医科还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去年10月9日,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位医生来到这里,开始了建科创业。 “刚来到老集寨乡卫生院时,我在全科门诊接待诊疗的患者中宣传小儿推拿,但效果甚微,家长们对小儿推拿几乎是完全陌生的,认为小朋友感冒发烧咳嗽就应该吃药输液。”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医生顾玲回忆道:“好在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对小儿推拿有一定的认识,也表示出很大的兴趣。于是,我们便号召家里有小朋友的医护人员都把孩子送过来做小儿推拿。” 怎样才能让这里的老乡们看到推拿的过程,并对之产生兴趣呢?顾玲与卫生院唯一的中医医生丁曼商量后,决定把小儿推拿诊室放在候诊区隔壁。推拿诊室与候诊区隔着一扇玻璃窗,候诊区的家长和小朋友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治疗过程。 这个做法果然起到了广告效果。不仅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们纷纷过来围观拍照拍视频,并在朋友圈转发,一些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也跑过来询问这推拿可以治疗什么病。 “在身上推几下就能治病?这个太神奇了,比让孩子打针吃药好,下次我们也来试试。”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来尝试小儿推拿的小朋友多了起来。 顾玲告诉记者,有一位4个月大的婴儿,刚来时咳嗽很严重,常常咳到吐奶,第一次推拿后好转了很多,第二次症状基本消失,推完第三次便完全康复了。随着大家对小儿推拿的了解和认可,那些有着感冒发热、脾虚纳差、腹泻、发育迟缓等病症的孩子也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卫生院,希望接受小儿推拿治疗。 对口帮扶援助毕竟是有时间限制的,想要惠及更多百姓,就要让当地的医生学会推拿技术。于是,顾玲在繁忙门诊工作的同时,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丁曼医生。向她详细介绍了小儿推拿的基础知识、基本穴位和常用手法,同时在小儿推拿门诊中边教学演示边让其实践练习,而有一定推拿基础的丁医生很快就掌握了小儿推拿的常规治疗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将小儿推拿门诊持续开展下去,顾玲还和丁曼签署了“结对子、师带徒”协议,定期进行线上教学和沟通。 除了小儿推拿,在老集寨驻点的10天里,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位医生还协助乡卫生院开展了中医内科、针灸等服务项目,到小学为孩子们宣讲口腔保健知识和用眼卫生知识,并为孩子们赠送护齿用品。 “长宁区的几位老师虽然在我们卫生院只待了10天,可却让我们的中医医疗有了很大的改观,老师们不仅从中医诊疗、针灸、小儿推拿几个方面给予我技术上的指导,还为我们卫生院带来了一些中医治疗设备。如今,我们卫生院的中医科已经可以正常运转,除了我之外又增添了一位护士,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认识三位上海医生是我2020年最大的收获。”丁曼医生如是说。 (上海长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