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天山社区中共有702名党龄在50年以上的老党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七一”前夕,这702位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们都将收到一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本报将摘要刊登部分老党员的事迹和人生故事。首期刊登的是陈木生的事迹。 陈木生,1939年12月生人,1958年12月参军,1961年5月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正好是入党60年。陈木生在部队先后担任侦察兵、文书、侦察班长等职务。 1961年,在台湾的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派遣小股部队对大陆进行骚扰。作为参军3年的老兵,刚刚入党的新党员陈木生,积极报名到福建前线。当时形势非常紧张,部队处于一级战备,和外界断绝一切联系,22岁的陈木生写好遗书,交给上级统一保管。 陈木生服役部队是英雄黄继光生前的那支部队,陈木生回忆那段岁月时说:“我是侦察班的班长,我知道自己的风险有多大,要是‘光荣’了,争取做一个黄继光式的英雄!” 在部队服役5年,陈木生被评为五好战士,5次受到嘉奖。 1963年12月陈木生复员,次年2月被分配到机电二局(后为上海航天局)某国防军工企业工作。1965年1月,陈木生随所在企业迁到贵州的“大三线”。当时,并非整建制内迁,他可以留在上海,但是他积极报名,参加“大三线”建设。当时叫3401厂,现在是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是国家唯一为卫星配套电源的军工企业。陈木生在贵州工作了30多年,在保卫科、党办、组织科、人事科、劳动工资科都工作过,还担任过联合支部的支部书记。他家里有块“国防科技事业25周年”铭牌,那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给参加国防军工生产的老职工的身份证明。 陈木生退休回沪,领取的是贵州的养老金,只有三千多元,而当年留在上海工作的同事养老金是他的一倍。朋友问他,后悔吗?老陈说:“我从没有后悔过,我的青春和我国的航天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是我的荣幸。现在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这其中有我的汗水和辛勤劳动,我感到自豪。” (长宁天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