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民警爱心故事两则 故事之一:上门办理户籍迁移 家住安顺路的张老先生想把位于长宁区法华镇路的房子出售,并将户口迁移到金山区。但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前往金山区枫泾派出所办理手续,无奈之下老先生的子女只能向天山派出所寻求帮助。社区民警孙礼钢得知情况后,根据政策像张老先生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由本人填写户口事项办理委托书。于是他上门与老先生一家一起,准备户口迁移所需的材料,并电话联系枫泾镇派出所,让老先生足不出户就完成了迁移户口手续。一切办妥之后,坐在轮椅上的张老先生紧紧地握住民警小孙的手,连声道谢。 一些看似寻常的“小事”,对于行动不便老年人来说,却可能是困难重重。而天山所民警不因事“小”而忽视,对于他们而言,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故事之二:上门拍摄证件照 4月17日,天山所民警胡茂志接到居住于娄山关路764弄王老先生夫妇的电话求助,因王老伯夫妇在使用身份证时,均遇到身份证已经消磁无法使用的情况,急需重新办理身份证和拍摄新的证件照片。但两人均已90多岁高龄,且子女不在身边,无法陪同父母拍摄证件照,王老先生在电话中焦急万分地说道。 得知此情况后,胡茂志主动放弃周末休息,从家中赶往单位,在详细咨询了综合窗口相关解决方案后,带上设备上门为王老先生夫妇拍摄了证件照。 所长点评:4月19日上午,本所先后接到纺大和天山两个居民区的群众来电,均对民警敬老助老的暖心之举表示感谢。天山路派出所辖区老龄化现象严重,在社会的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民警需要给予老年群体更多的关心,用暖心服务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铭记初心和使命,建立健全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真正取得实效,服务地区百姓。 (警民直通车长宁) “爱心帮办”让老人办事不用愁 4月的一天,天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求助人是家住天山三村,88岁的的屠阿婆。老人家独居,腿脚还不便。因其就医记录册已用完,下午要去看病,无法记录,她着急了。 屠阿婆找到居委会寻求帮助,通过居委会得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供上门帮办、代办的服务,便拨打了街道“为老服务热线”进行求助。 接到求助电话后,“爱心帮办”小队志愿者与屠阿婆约好时间,上门为她办理业务。得知屠阿婆只有老人手机,志愿者便用“一网通办”延伸服务PAD端帮助屠阿婆注册了“随申办”账号,并通过一网通办申请办理就医记录册。 很快,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就医记录册送了过去,屠阿婆激动的说:“谢谢你们,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一网通办”延伸服务PAD端给那些出行不便的困难群众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提供了便利。天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通过“为老服务热线”、“爱心帮办”小队等便民项目,不断充实服务内容,让更多的老人“零跑动”办理业务。 辖区内65周岁以上出行不便的老人,如需办理就医记录册更换、总工会住院报销、社保卡补换、敬老卡办理等高频事务,都可拔打“为老服务热线”021-62281033,中心工作人员会上门办理。 (街道社区服务办) 多亏了姚书记督促送医抢救 4月14日下午两点多,一位阿姨来遵义居委会借轮椅。书记姚学娟刚关切地询问发生什么事情,阿姨说老伴坐在马桶上呼之不应并伴有流口水,要借轮椅去医院看看。 姚书记根据经验判断,疑似脑梗。她觉得周边医院治疗条件有限,督促阿姨赶快拨打120。紧接着,姚书记带着居委干部顾冬梅跟着阿姨去家里查看情况。这时,老伯已经意识不清,阿姨说老伴早晨的时候手臂就发麻,但未在意。姚书记让阿姨备好手机和充电器以便与子女联系,带好银行卡和医保卡。急救医生一来立刻跟着救护车将老伯送往医院。 4月15日一早,姚书记打电话给阿姨问询老伯情况,阿姨告知,确诊为脑梗,好在经过抢救,在凌晨四点苏醒过来。阿姨还说,如果不是来居委会借轮椅,也就听不到书记的督促,那就耽误抢救的黄金时间,想想都后怕。 (遵义居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