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家门口服务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对标先进提质找差距学思践悟增能促提升

潍坊新村街道“家门口”服务体系提质增能在行动

◆街道党工委专题研究“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工作会议
竹南居委整改后社工集中办公
潍坊五村整改后的空间作特色自治工作室
杨家渡居民区“爱心三点半”项目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区关于“家门口”服务提质增能新要求,潍坊新村街道一方面通过扩大眼界、参观学习的方式,对标先进找差距;一方面通过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会议的方式,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学思践悟促提升。从10月底至11月15日,街道27家居民区全部完成“四化”整改要求。

思想上高度重视,全面达成共识

居民区整改不留死角,无特殊,无例外,不折不扣完成新区规定动作。书记主任办公室全部转变成接待室或群众活动室,办公空间趋零化,首问接待做到进门就有服务,全面实现“共享空间、共享工位、共享电脑”。

从形态到内涵,整改提速落实

街道要求27个居民区落实“四化”全部办,去行政化马上办。通过重新梳理服务清单,调整功能布局,实现三个“同步”:即书记主任办公室和社工办公室同步整改;办公室和活动室同步整改;软件、硬件同步整改;提速增能,刻不容缓。截止至11月15日,居民区共减少办公室85间,增加服务活动空间85间,减少电脑93台。

聚焦问题,结合实际,提质增能

针对新区要求,对照自身问题,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和功能规划,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鼓励各居民区做实做优自选动作。如突出党建阵地建设,重视流程再造,该下沉的资源和社区事务尽快下沉,让整改后的空间看得出变化,社工能力看得出提升,家门口服务的温度感受更明显。如杨家渡居民区开展的“爱心三点半”服务项目从时间、空间和功能上全面满足居民需求,九月初至今,已服务居民1100多人次,居民对此非常满意。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