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廉政

版面概览

上一版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为国请命 为国宣慰

古代历史上的监察官——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他出生于安史之乱刚刚平息之后,自幼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成人,因为从小看到的是伤痕累累的大唐江山,他少立大志,用心苦读,在经历了多次科举考试挫败后,终于登进士第,35岁时晋升为监察御史。

大唐元和年间,长安市井有多繁华,文坛就有多浮夸。过于追求形式的六朝骈体文盛行,没有内容和思想,华而不实,甚至连大唐最引以为傲的诗歌也大不如以前了。“不平则鸣”,文章须反映现实,文以载道,内容和形式要统一,古文运动——“中国8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展开。古文运动起于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平则鸣,文以载道的原则又起于何处呢?无从考据,但总觉得跟韩愈的另一个身份——监察御史有关。

为民请命——不可以私害公

韩愈擢迁监察御史之际,正值关中地区发生严重旱灾,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让亲身查访的韩愈痛心不已,而京兆尹李实却隐瞒灾情,上报朝廷说虽然闹了饥荒,但不耽误秋收,所以赋税依旧,无需减免。百姓被逼四处乞讨,甚至卖房卖儿以缴税,怎么办呢?对此时韩愈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在不久前李实还向朝廷举荐了他。大凡不平则鸣,岂可以私害公。韩愈毅然写下《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他向朝廷报告真相,要求体恤灾民,停征赋税,李实听说后勃然大怒,反过来谗害韩愈,于是韩愈丢掉了监察御史之职,贬往广东连州。

为国施策——不息战天斗地

元和十四年,韩愈因反对唐宪宗拜迎佛骨,被贬潮州。韩愈到任潮州刺史后,发现当地潭中有很多鳄鱼,经常掠食人畜物产,而百姓敬畏为“水神”,将家畜投以供奉,导致家家贫苦,为打破这种精神奴役,韩愈撰写《祭鳄鱼文》并采取多种举措驱除鳄鱼。

他兴修水利,办学兴教,在不足一年的短短时间内,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潮州百姓称他为粤东岭南的“韩青天”。为了感恩韩愈,潮州百姓这样命名韩江、韩山、韩埔……潮州的山山水水都姓了韩。后来韩愈调任袁州,当地有将儿女抵押作奴婢的恶俗,他以悲悯之心想方设法赎回七百余人,使他们与父母团圆,并禁止富户抢男霸女。

为国宣慰——不怕祸患加身

不久,韩愈回到长安,当时成德发生叛乱,大将王庭凑杀了节度使田弘正,为稳定局势,朝廷承认王庭凑为新任成德节度使,但他仍不肯撤兵,怎么办?韩愈被任命为宣慰使与叛军斡旋,肥羊入虎口?叛军迎接韩愈的场面很是吓人,各种剑拔弩张,一片凶神恶煞。

韩愈大义凛然“造反很威风是吧?我就问你们一句话:安禄山、史思明、吴元济、李师道,这些背叛朝廷人的子子孙孙现在都在哪?”叛军将士一下子有点懵:“好像…都不在了…”“那刘悟这些归顺朝廷的人,他们的子子孙孙呢?”“好像…都活得挺好,都在当大官…”“现在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吗?”“退下!我来和韩大人聊聊。”王庭凑有点慌,想给的下马威没给到,整个军心反倒都被说动摇了。谈判的结果,是王庭凑答应撤兵,一场风波因为韩愈的有勇有谋而平息。

(纪委)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