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区有定时定点垃圾投放吗?你知道年度垃圾分类“网红小区”吗?你知道未来不遵守垃圾分类的行为将被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吗? 9月8日,杨浦区区长谢坚钢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直通990》,在“垃圾分类听民声——区长对话居民”系列访谈节目中,介绍了杨浦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独家秘籍。 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果说杨浦的垃圾分类工作有什么独家秘籍,那就是来自居民群众的力量。”谢坚钢介绍道。杨浦区面积比较大,人口比较多,现在正处于老工业城区向创新型城区转型的阶段。今年市委、市政府要求杨浦整区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居民区927个,有44万户家庭要实施垃圾分类。同时,杨浦又是一个小区形态很多元的城区,既有中高档的商品房小区,又有老的工人新村,同时还有二级以下旧里,基础情况各不相同,对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杨浦区日均垃圾量在1050吨左右。打个比方,日均1000吨垃圾,一天可以铺满4个五角场广场,10天就可以铺满一个杨浦公园。如果杨浦区都实施垃圾分类,杨浦的垃圾可以减量30%。 “定时定点本质上是对垃圾的集中管理,便于收集和清运。总体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定时定点,时间受限制了,可能会对居民带来不方便。”谢坚钢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居民商量出一个简便易行的好方法。也希望居民能够积极向传统的习惯挑战,养成良好的现代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依靠居民“自治” 杨浦区年度“网红”垃圾分类小区尚浦名邸是2013年新建的小区,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物业企业在垃圾分类当中担任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物业公司人员陪同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同时,通过业主微信群发布垃圾分类的宣传信息以及24小时在线答疑。 通过两个月的入户宣传和业主群的咨询讨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百分之百。物业公司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广楼道评比红蓝榜的措施,以激励居民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尚浦名邸小区全体居民都参与了垃圾分类。现在垃圾每日减量约35%,另外他们的投放准确率达到了90%左右,所以说尚浦名邸是我们‘网红’垃圾分类小区。”谢坚钢赞许道。 老小区伊顿公寓,前几年参加了垃圾分类,由于是老小区,没有物业公司,任务都落在了业委会的身上。小区很小,只有64户人家,在街道和居委的指导下,居民越来越意识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居民首先做好前道的源头分类,现在整个小区对干湿垃圾已经分得很清了。 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 今年推进垃圾分类强调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全程的概念除了分类投放以外,还有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这样可以避免垃圾在某一环节混放在一起。谢坚钢介绍,“我们对分类运输的车辆都进行了标识改造,干垃圾清运车、湿垃圾清运车等,标识是非常明显的。”在分类运输后,还要进行分类处置。有害垃圾由专业的公司收集处置。这样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混运混处的情况不再出现。另外,我们有严格的规范要求,比如说严格规范环卫作业企业和人员,如果发现混装混运的情况,会给予很严厉的处罚。当然,也欢迎居民能够监督投诉,改进这方面的工作。餐厨垃圾的问题,有些餐饮企业做得不够好,我们会对餐饮企业加大监管的力度。 上海市民本身就有废品回收的习惯,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废品大家觉得回收的价值没有那么高了;有些由于废品回收站的“邻避效应”,投放没有过去方便了;有些是大家的回收利用意识逐渐地淡忘。谢坚钢表示:“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很重要,我们也在推进再生资源点的建设。尚浦名邸就是第一个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点的小区,我们和互联网企业合作,设立了投放点。投放过程中,根据居民不同的习惯,既可以实地交投,也可以通过手机APP上门预约,还可以通过自助投放,使可再生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回收和利用。” 在节目最后,谢坚钢感慨,垃圾分类看上去是件小事情,做起来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杨浦区基础比较薄弱,需要全区人民一起共同努力,创建更加美好的绿色生态生活环境。 (来源:直通 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