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最多每年扣除11.52万

六项个税抵扣细则明年实施

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征求意见稿》,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全都符合条件最多可以扣除115200元/年。

《征求意见稿》规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在纳税人本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本年度扣除不完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根据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子女教育支出每人每年抵扣12000元

征求意见稿显示,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减轻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为扩大减税覆盖面,子女接受民办教育和在境外接受教育的支出实际也统一纳入扣除范围。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方面,纳税人接受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间分别按每年4800元和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兴趣班不属于扣除范围

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意见稿中所谓的继续教育,是指学历继续教育和为取得与职业技能相关证书而进行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一些未纳入职业目录的个人兴趣爱好培训,与职业技能关联度不高,并不在扣除范围内。为降低征管难度,非学历继续教育按照证书定额进行扣除。

明确界定“首套房”概念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不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目前,上海对于首套房的界定是“认房又认贷”。数据显示,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月均利息约1025元到1189元,征求意见稿规定每月1000元的扣除标准,与此较为接近。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方面,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大病医疗抵扣如何申报?

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方面,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根据意见稿,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根据现行的个税法,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也就是说,如果纳税人需要进行大病医疗专项扣除,可以在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时,提供相关票据进行专项扣除。

夫妻赡养老人是否分别扣除?

赡养老人包括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而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这也意味着,赡养岳父母目前不在扣除范围之列,但如果夫妻双方各自都有父母需要赡养,是各自申报专项扣除。

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方面,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其中,独生子女按每人每年24000元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扣除额度。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人数加倍扣除。

各个专项扣除应当如何申报?

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尽快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这意味着,纳税人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由单位代扣代缴,同时,由于部分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纳税人也可以选择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同时,税收征管也力求简便易行,尽量避免让纳税人提供各种证明。比如,纳税人在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方面的支出发票等都是不需要提供和进行额外说明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明年1月份开始施行,纳税人可以在当月申报纳税前,提供实际情况,就可以享受税前扣除的优惠。

税务局会对申报进行核查吗?

意见稿明确,扣缴义务人发现纳税人申报虚假信息的,应当提醒纳税人更正;纳税人拒不改正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告知税务机关。核查时首次发现纳税人拒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资料凭据的,应通报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五年内再次发现上述情形的,记入纳税人信用记录,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来源:新华社)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