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社区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拥抱五角场 放歌新时代

“上海作家看五角场”采风写作活动启动

依然是这块土地依然是这轮太阳五角场啊五角场从此每条路上

都有愈发深情的目光从此每个方向

都有分外动人的眺望

——刘希涛

4月9日,“上海作家看五角场”采风写作启动仪式在陈望道旧居举行。此次活动邀请近30位上海著名作家和诗人,用文化的视角解读五角场的人文历史和优美景观,以文学的方式展现五角场的城市风光、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弘扬五角场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精神基因,全方位、立体化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五角场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更多的朋友认识五角场、走进五角场、了解五角场、爱上五角场。

启动仪式之后,作家们重温“真理的味道”,触摸信仰的力量,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陈望道旧居。走进一楼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浮雕。步入宣言展厅,可以看到陈望道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柜子等物品。沿着褚红色的楼梯向上,小楼的二、三层,原是陈望道的生活起居之所,记录了1956年至1977年间他的生活形迹与工作点滴。目睹此情此景,作家们思绪万千,眼前仿佛浮现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高举真理大旗,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路奋战、一路前行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场景。许多在复旦大学学习、工作过的作家更是激动不已。

作家们踏着明媚春光,兴致勃勃地走进江湾体育场、大学路、“乐家园”北茶园睦邻楼组、创智坊社区睦邻中心(党建服务站)……所到之处,作家们都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五角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油然而生一种“拥抱五角场,放歌新时代”的强烈愿望和激情。不少作家感慨,五角场的巨变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巨变的缩影,也是杨浦从“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创新杨浦”转型的缩影。

五角场地区具有独特的历史积淀,汇聚了百年市政、百年大学的厚重历史底蕴,发源出追寻真理、爱国立身的先进红色文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经沧桑的五角场地区从重获新生到华丽转身,终于彻底蜕变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副中心、市级商业中心,繁华璀璨,五彩流光。如今的五角场既有历史文脉的延续又有现代都市的繁华,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地又是人文科教的高地和创新创业的热土。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