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海夜生活节开幕,大学路地区作为杨浦唯一入选首批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的商业地标,发布了夜游路线,并以直播形式带市民夜游。 大学路作为杨浦新崛起的文化商业地标,正逐步走进年轻人视线。据美团点评发布的“上海Top5新兴玩乐消费地标”榜单,拥有大学路的五角场商圈超越徐家汇、人民广场、打浦桥和新天地等老牌商圈,排在第一位。以销售额为衡量指标,大学路并不是上海最高的,但这个特色商业街区的新业态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新兴消费和流量经济在这里显现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5家新店销量超过疫情前 购物节期间,大学路开出上海首个常态化后备箱市集,因为夜生活节,这里的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9时。一辆车就是一家店,所售之物从手工艺品到各色首饰、旧物。摊主有的是大学路沿线商户,有的从其他区赶来,还有不少是学生和白领,抱着玩的心态加入摆摊行列。一位小酒馆老板拿出吉他在摊位前唱歌。“听歌的人不少,但酒没卖出多少。”老板憨笑着说。 不强调销售而重交流体验,以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消费为主力,大学路在充斥着“打折”和“买买买”的购物节中迅速崛起,成为一股清流。购物节期间,大学路单日客流量同比增长81%,而在夜生活节开幕的这个周末,客流又上升了72.8%。后备箱市集的人流量更是平日的三倍。“这还是在大学生客流未恢复的情况下。”杨浦区商务委副主任俞丹秋说。 大学路的消费群体突破地域,从过去以本地大学生和创业者为主,延伸到全上海乃至全国。许多人慕名而来,把大学路作为一个聚集点,人们钟情于在大学路的沿街餐位落座,抬头就能看见星空,这是一种独特体验。后备箱市集、全国最大的anim ate门店、《人生一串》线下体验店等新业态相继开出,还吸引了B站Up主、小红书博主前来探店,直播浏览量破30万。大学路上有12家商户销售达复工后新高,5家新店销量超过疫情前。 过去人们到五角场,常去“五只角”上大型商场购物,大学路则让商圈有了清新的面貌。随着地下通道贯通,消费者从五角场巨蛋出来只要10分钟就能走到大学路上。如今,年轻消费者在商场买好东西后习惯到大学路喝杯咖啡,大学路上的外地游客也会就近到五大商城消费,形成互补效应。五角场商圈以往日均客流量30万人次,今年购物节和夜生活节期间每日客流达40万。“每天增加的10万客流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大学路吸引过来的年轻人。”俞丹秋说,五角场商圈的消费者中,30岁以下消费人群超过51%。 从配角慢慢走到主角位置 大学路,本是一条“无中生有”的路。2000年前后入学复旦的学生至今记得北区宿舍门前的那条铁路,就是以前的江湾机场线。当时大学生夜间觅食,集中在国定路和政民路的夜市摊和各类小饭馆。而铁路往东方向是一片旧厂房,这片“荒芜之地”就是大学路的原先所在。 2004年,大学路以淞沪路为起点动工,在原有地块中辟出一条新路,到2009年创智坊二期建成,大学路延伸至国定路,初见雏形。大学路运营方、瑞安创智天地项目市场部经理李源媛说,大学路最初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旁的大学路以及巴黎左岸的风格而建,一楼是商业体,二楼以上是创意工作室,后面是创智坊住宅区。 然而大学路刚运营时,来这条路的人不多,为了招揽生意,不少商家提出:“能否把桌椅放到外面?”他们发现,顾客更愿意坐在外摆,这种布局也能吸引人们在大学路上流连。但大学路是公共道路,侵占道路的公共空间,不符合城市管理规范。于是,瑞安作为经营方找到街道办和城管部门协商:“能否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让店家把餐桌放在外面。” 2012年,大学路推出外摆,实行“经营在内,消费在外”的模式,得到多个市政部门支持,这在上海并无先例。“这是一个商家、运营方和政府协商共赢的案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徐磊青说,“事实证明,任何规划都该因时而变。当初做规划时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这就需要灵活的机制,让规划可以适时调整。” 大学路因外摆而兴,2015年被评为市级特色商业街。一开始只是作为配角的大学路慢慢走到主角位置,成为上海独一无二的网红街。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