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9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国定一社区开展“党课开讲啦——周周推”活动

跨过“睦邻门”喜看社区新变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杨浦滨江时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工作,近日,杨浦区“党课开讲啦——周周推”活动来到了五角场街道国定一社区。国定一社区党总支带领大家走进“睦邻门”,开展了一堂“党建引领破‘心墙’,共治共建‘睦邻门’”为主题的行走党课。

9月4日早上10点,大家准时来到睦邻门前,两棵郁郁葱葱的杉树如同“守卫”般站立在门的两旁。这扇铁门位于2006年新建的创智坊小区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落成的旧小区国定一的交界处。一墙之隔,便是两个世界。居民中一度流传着“墙内是‘非洲’,墙外是‘欧洲’”的口头禅。而如今,新落成的“睦邻门”时尚而富有文化气息。几个第一次见到此门的居民交口称赞说:“这扇门设计得真好,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区的侧门,这和对面的新小区毫无违和。”

在大家的啧啧称赞中,社区干部结合展板向大家系统地介绍了国定一居民区党组织搭建平台、引入“社区规划师”,开启睦邻门的过程。推进树立“睦邻门”每一步工作都经过多次会议反复讨论,凝聚着五角场街道、两个小区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的心血。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睦邻门的第三个版本,并且这个版本还正在完善中。最早的睦邻门建成于2019年3月,虽然仅仅是在原来的围墙上开了一扇门,但却是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步。自此,这扇门打通了老旧小区居民和新建商品房小区居民在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国定一社区的居民穿过“睦邻门”,可以更快捷地到达创智坊社区的创智农园、睦邻中心、大学路等场所休;而创智坊社区的居民再也不用绕行两公里去买菜、看病、上学了。除了生活上的便利,“开门”更重要的是打开了两个小区不同居民群体的“心门”,邻里情又回来了。

观摩队伍跨过“睦邻门”,一路经过国定一小区南侧的社区花园、健身步道、睦邻亭。一边听着小区旧貌换新颜的故事,漫步在经过“美丽家园”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心情格外舒畅。

来到小区东侧花园旁的房屋跟前,国定一居民区党总支委员、离退休干部功能型党组织书记罗建国为大家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这一排整齐的房屋原是街道爱卫办的工作场地,得知小区居民缺少活动休闲的场地,街道主动让出办公场地,将其改建成为国定一睦邻中心。中心内设置了亲子角、睦邻茶室、图书馆、乒乓室等休闲空间,国定一的居民也拥有了“家门口的会所”,生活品质有了进一步提升。

走到健身步道和睦邻亭旁时,小区业委会主任袁建明和大家分享了睦邻亭和健身步道的筹建过程,“这些设施是政府经费和居民自筹经费的结晶,我们感谢政府,感谢每一位国定一居民的付出,未来我们要维护好这得来不易的设施,要让居民邻里关系更和谐,居民生活更幸福。”

国定一社区所有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变化都是街道、社区充分发挥“百脑汇”议事堂、“五位一体”会议议事作用,经过反复协商、协调,并依托“社区规划师”的专业力量,才达到了如今的效果。“睦邻门”促进了邻里关系变得更融洽,让社区更有温度,促进社区各关联方共同参与,促进共治共享。

党课结束后,党员们都感到受益匪浅,“要把这种为民做事的实干精神带入到自己所在的社区中。”打开一扇“睦邻门”,就打开了居民们的便捷新生活,五角场街道正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睦邻”新路子。

(社区党建办、自治办)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