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大众乐园、水陆交通综合枢纽……目前,杨浦大桥公共空间与综合环境工程(一期)——世界技能博物馆配套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一期开发实施地块为杨浦大桥西侧(杨树浦路-渭南南路-宁国路-安浦路)、(永安栈房西界-安浦路-宁国南路-黄浦江)两个地块,占地面积3.5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配套项目,工程预计明年6月底完工,杨浦滨江岸线又将新添市民休闲好去处。 具备多元文化的独特城市空间 项目设计团队设计师倪润尔介绍,项目将园艺、展览、音乐、健身、交通、景观等功能要素融于一体,通过地上景观部分、地下一层公共空间交通连廊及辅助设施和地下二层停车场,形成地上地下功能复合的创新型生态文化公园。“中心谷地、杨树浦路下沉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地景建筑)、零碳工业凉亭、下沉式绿化广场、叠岩……项目空间中约有8、9个景观分区,它们生动体现了传承创新、低碳示范、乐活空间等设计构思。” 对标国际一流公共空间设计案例,项目注重挖掘工业遗产,将历史的记忆元素融入设计并加以演绎,如项目中道路形态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纺织品的纹样,以展现杨浦滨江百年前纺织工业的繁荣;建筑材料上,多处采用清水混凝土、钢板等滨江区段既有材料,延续历史文脉。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师还将游客服务中心(地景建筑)打造成一个可容纳500人的小剧场,提升整个项目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具备多元文化的城市空间。 以零排放为标杆的全新海绵城市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力求建成一个全新的、以零排放为标杆的海绵城市系统,其中,零碳工业凉亭景观体现得尤为明显,倪润尔介绍:“凉亭顶棚是不规则多边形组合的状态,多边形中间有可任意倾斜的圆形光伏板,光伏板收集的太阳能可以为整个景观使用,凉亭结构支撑中也植入了管道,进行雨水收集,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海绵城市的理念。” 为何凉亭顶棚要采用不规则多边形的形态?“这种名为‘泰森多边形’的形状出现在自然界微观和宏观尺度中,是细胞壁,是叶脉,也可以是柱状节理等形式,采用自然有机的几何形状,与低碳示范、海绵城市的生态诉求形成外在语言与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此外,项目还采用聚碳酸脂板、竹钢、生态素土等新材料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 (上海杨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