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21年04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园区、商圈全覆盖

五角场疫苗接种便民便企有温度

“我和老伴一起来的,家里小孩也鼓励我来。”来自政翔殷居民区的傅阿姨说,“我们打了以后感觉挺好的,这边秩序也很不错,回去会动员邻居们一起来打,打了就放心了呀!”

3月28日,五角场街道启动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到今天恰好满一个月。为了推动疫苗接种工作提速增效,街道不断调整接种方式与流程,以适应社区居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商圈客流等各类人群的接种需求,努力让居民少跑路,打通接种“最后一公里”,提升接种体验,筑牢免疫屏障。

接种点搬迁扩大服务面

4月9日,五角场街道社区新冠疫苗接种点搬迁至政通路168号,原来位于政旦东路2号的接种点停止使用。

新启用的五角场街道社区新冠疫苗接种点,由公交枢纽站改造而成,毗邻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1号口。与原来的接种点相比,这里面积更大、空气更加流通、可服务的人群更多。市民接种时间为8:00-16:30,团队预约接种时间实行弹性制。

近1000平方米的接种点划分为等候区、预检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血压测量区等,各区域有明显标识,配备医务人员、志愿者、特保人员等30余人,接种区设有3个接种台。

启用当天,五角场街道社区接种点迎来了不少接种者,大家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接种。

由于该接种点位距离五角场商圈、创智天地园区较近,因此有不少附近的“上班族”趁工作间隙赶来接种。在创智天地园区工作的年轻白领小江说:“之前的接种点距离公司较远,没有时间就一直搁置着,现在到这里来打疫苗很方便,走回公司只要十分钟。”

“此次临时接种点在选址上考虑再三,目前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把社区居民、商圈、园区员工都兼顾到了。而对于相对较远的居民区和企业,街道也会组织专车进行接送。”五角场街道商圈楼委会有关人员还表示,根据实际工作量和预约人数,接种点将适当增加接种台,将日最高接种能力提高到2000人左右。

不用离校就能打疫苗

“请出示电子健康卡,10人一组,根据标识和志愿者的提示进行登记、接种、留观……”4月17日,复旦大学启动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

复旦大学疫苗临时接种点设立在该校的正大集团体育馆,按功能划分为候种区、咨询区、物资储备区、接种区、应急处置区、留观区6个区域,共布置了52个接种点位。在接种前,医生询问个人基本信息、目前身体状况以及既往病史;在接种后,发放“接种后注意事项”,并附有第二次接种的具体时间……“不用离校就能打疫苗,真的很方便,服务很贴心。”该校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陈昕昊说。

复旦大学还调集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院的工作人员,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医院管理处处长王艺告诉记者:“除了30分钟的留观,我们医院建立了各种应急情况的处置方案,为师生的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保障。”“五一”假期过后,复旦大学将会开展第二针的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车驶入园区、商圈

4月15日一早,五角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杨浦区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位于创智天地的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踩点。当天下午,大概用了两个小时,该公司的近90名员工就完成了疫苗接种。这是五角场街道根据企业意愿,第一次提供上门接种疫苗的服务。

接种现场设置了2个接种工位,安排了2名预检医生,并且在留观区也安排了1名医生。社区志愿者和企业志愿者共6名,协助完成疫苗接种流程。接种者10人为一批,根据各自的接种序号,依次进行接种。据统计,一个员工从等候、接种到留观结束大概用时40至45分钟。

“平时我们的员工比较忙,没办法长时间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跟街道进行了充分沟通后,他们为我们安排了上门接种的服务,对我们的员工来说非常方便。”鲁班软件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上门接种服务大大节省了企业员工耗费在路程和排队等候的时间。此前,街道还针对不同企业的情况和意愿,提供了包车接送接种、根据员工空闲时间安排集体接种等服务。

五角场街道内的企业体量较大,并且多为互联网、高科技企业。通过走访摸排,街道楼委会与辖区内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联络关系,当企业内的员工疫苗接种意愿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经专业评估,企业的场地也满足防疫需求的情况下,街道可以为企业提供上门接种的服务。

此外,4月19日,杨浦的移动疫苗接种车来到了创智天地。停留首日,就吸引了不少企业员工前来“打卡”,还有一些来往的居民“走过路过不错过”地就把疫苗接种好了。移动疫苗接种车内可供4人同时接种,设有登记台、储存冰箱等设备,疫苗接种量可达每日800—1000剂次。这辆疫苗接种车还将驶入高校、商圈,方便不同人群接种。  (上海杨浦、魅力五角场)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五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