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智科普 水岸漫步行 绚彩吸睛 新科技加持

行走社区,“网红”街道或许就在您身边

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科普展示墙揭幕
参观富平路科普展示墙
科普环保艺术长墙
富水路将建水岸慢行步道

记者 周晶

有市民反映,现在一些城区道路对行人和骑行者并不“友好”,“步道太窄”“骑行道路断断续续”“盲道上竖着公交站牌或电箱”,“街区是适合漫步的”,乍看上去只是一件生活小事,却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街道日益被赋予多重角色。一条理想的街道,不仅仅是允许车辆、行人通过的基础设施,还应该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寄托人们对城市的情感,推动环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增强城市魅力和激发城市活力。

究竟什么是适合漫步的街区?理想中的街道又是什么样的?

环保科普展示墙装点街道

改革开放40周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加快推动普陀“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9月14日下午,街道在万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隆重举行2018年全国科普日万里街道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得到了普陀区科协的大力支持。

街道自成立以后,以环保科技、环保艺术、绿色循环、低碳生活的手工制作、理念传播为主旨,推进开展街道科普工作,逐步形成“绿色万里”的科普特色。

今年,在科协的支持下,街道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备,第一条科普展示墙落成(富平路518号附近)。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科普展示墙揭幕,并一起参观了科普展示墙。

活动也为居民朋友提供了与万里手工达人互动体验的机会,例如有立体折纸,废弃纸贴画,易拉罐作画等。达人们当场演示制作方法,与居民朋友一起完成作品。让从未接触过用废弃物制作手工作品的朋友们有了真切的体验,并从中感受到小小的成就。

行走于富平路上,记者发发现,长达800米的科普环保艺术长墙凝聚了手工达人的奇思妙想,他们将人们眼中的废弃物做成艺术品,将一条普通的小路,装点成艺术之路、环保之路。也为万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慢行优先,步行有道

适宜的街道应当“慢行优先”、“步行有道”。2016年,上海市规土局、市交通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发布的《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提出,要合理控制机动车道规模,增加慢行空间。

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万里街道将打造“慢行优先”的5公里彩色路,将以蓝绿橙红四色铺装分别体现滨水灵动、生态绿色、艺术文化、社区魅力四个主题。让市民步行有道,拥有宽敞、畅通的步行空间;同时也保障了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的行驶路权。

据了解,其中作为示范段的滨水展示段将于2018年初率先动工,其范围从富水路以北,横港河道为界,东起真华路,西至中环路。滨水段用蓝色铺装,寓意着碧波荡漾,流水潺潺。

目前,富水路东端横港河边步行道较窄,大部分路段仅1.5米宽,且市政道路灯安置在步行道的中间,仅仅能满足城市居民平时生活行走,并不能满足设置慢行步道的需求,因此在现状基础上,街道希望进行设计改造,将在横港河与步行道之间架一条特色木栈道,既满足慢跑要求,又能提升城市景观环境。

此外,位于先行示范段中部的口袋公园,将成为健身慢步道上的重要节点,近期将以大草坪绿化和人文雕塑、休憩台阶为主,而远期规划则聚焦云体育中心、儿童游戏场、极限

运动场、游憩步道等内容。

用脚步为信号灯发电

打造智慧街道,需要完善出行辅助。如提升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水平、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公交信息发布、由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提供周边租赁点信息及预约服务等。

据了解,万里街道将通过提升步道沿线服务设施配置,在慢行步道附近规划自行车停车场,打造开放贯通、功能完善的区域慢行系统。

除了配套和提升的这些“城市家具”,远期还将铺设一条靠行人“发电”的步道,将脚步带来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这条以水泉路为载体的1公里“动力加速度轴”,当人们每一次踩在地砖上,地砖都能产生7瓦特的能量。生成的能量都会被存储在电池中,然后当路灯需要使用时,会直接利用存储在电池中的电量,成为一个城市离网型电源,大大减少道路上的电能消耗。

此外,远期街道还将以新村路为载体铺设1公里“星光步道”,步道采用发光石、天蓝色地垫路面。发光石白天吸收太阳能或者光线能量,到了晚上就化作了星光之路。夜晚可形成星空般的景观效果,代替路灯,让行人有漫步星空之感。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