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里城的家家户户也都亮起了温馨的灯光。在万里城,每一扇亮着灯光的窗户背后都有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而无论故事是属于哪种精彩,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万里人。人物专栏《万家灯火》讲述万里人和这片土地相处的点点滴滴。□记者 顾玲 “袁伯,又在换报纸呀!今天又有啥重大新闻?”早上9点左右,万里雅筑小区居民热情地和一位七旬老翁打着招呼。大家口中的袁伯就是年逾古稀的老党员袁志鹏。12年来,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每天他的身影都会出现在社区报刊栏前,为大家义务更换《解放日报》。 退休老党员义务换报十二年风雨无阻 12年前,有读报习惯的袁志鹏发现小区报刊栏里的《解放日报》有一段时间一直更新不及时,了解情况后得知负责换报的人因故不干了,居委会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正好当时袁志鹏刚退休,闲不住的他也想找点事做,于是他就主动承担了包括万里雅筑小区等7个小区的换报任务。 从那以后,袁志鹏正式“上岗”。每天上午等报纸送到居委会后,他就骑车到各小区报刊栏张贴、悬挂,同时还义务承担起报刊栏的清洁卫生工作,保证报刊栏整洁如新,清清爽爽。 赶上刮风下雨,有时候居委会工作人员都主动打电话通知他:“今天天气不好,缓一天再更换报纸也行,您可别淋着冻着感冒了。”但“倔强”的袁志鹏却不答应,他说:“我既然接下这项任务,就要把它做好,不能因为天不好就不干了,那样太不负责任了。” “老袁每天如此热衷打理报刊栏,肯定拿了报酬。”刚开始,有的居民不理解,总觉得老袁干这个有“图头”,后来邻居们才了解到老袁干这活完全是义务劳动。 “我家老袁对报刊栏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退休10多年没出过远门,每次我让他陪我到亲戚家玩几天,他都不去,他总是担心报纸没换,邻居们不能及时了解新闻。”老伴对他打理报刊栏的事虽说支持理解,但又不大明白他为啥那么痴迷。 用心服务获赞 居民主动帮其添置“装备” “谁也没想到袁老师这一干就是12年。袁老师的正能量行为影响着大家,改变着大家,让小区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万里雅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学德表示,这12年来,为了送报袁老师已经骑坏了4辆自行车,除了第一辆是自己买的,其他都是周边居民送的。 “真的挺不容易的,能一直坚持这么久。现在天越来越冷,袁老师还每天骑车在冷风中穿梭,连鼻头都冻红了。”居民张阿姨表示,大伙真的打心底里佩服袁老师,所以当了解到老袁送报的自行车坏了,许多人都主动将自家的自行车捐出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感谢。对此,袁志鹏谦虚地说:“我是一名党员,退了休领着国家发的养老金,为群众办点事是应该的,再说,看报也是喜好,方便了大家也方便了自己,还锻炼了身体,更让我的老年生活丰富多彩。” 做好事并不难,但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坚持却实属不易。袁志鹏老人每天打理报刊栏的义举深深感动着周边邻居,如今,来报刊栏看报已成了居民们的一种习惯。小小报刊栏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一种精神——无私奉献,传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