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万里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你在一线战斗 我们在后方助力

万里最美家庭齐心战“疫”

平日里,婆婆仲桂英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杜丽平家人盼着她早日凯旋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万里城的家家户户也都亮起了温馨的灯光。在万里城,每一扇亮着灯光的窗户背后都有着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而无论故事是属于哪种精彩,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万里人。人物专栏《万家灯火》讲述万里人和这片土地相处的点点滴滴。

□记者 顾玲

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假日计划,但也随之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无怨无悔。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挡在了第一线,不只为护家人平安,也为了尽早打赢这场阻击战。

1月27日大年初三,万里街道居民(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外科专科护士)杜丽平就辞别了家人,踏上支援武汉的列车。逆势而行,奔赴战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她与全国医护人员一起向疫情宣战,展示巾帼风采。而她的家人也是全力支持,同时做好后方保障工作,让她无后顾之忧,更好地抗击疫情。

哪里有病人

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作为一名参与临床护理工作17年的护士,杜丽平得知要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武汉时,立即取消了全家春节旅游计划,主动请缨,成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踏上征程。杜丽平说:“哪里有病人 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为了人民的健康我们义不容辞!”

起初,杜丽平准备起身去武汉支援时,为了避免儿子和老人的担心,她和丈夫都瞒着,直至出发前一天,才告诉家人。

出发前,杜丽平的丈夫送行,结婚多年,这是一场最沉重的道别。丈夫紧紧抱住杜丽平,还不忘记叮嘱她。“疫情当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我会在家照顾好孩子,让你无后顾之忧,全家人都期待你早日归来!”明明心里那样的不舍,可是杜丽平丈夫知道自己必须要坚强,这样自己的妻子才能放心的工作。爱她,就是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你在一线战“疫”

我们在后方助力

杜丽平的婆婆仲桂英也非常理解和支持儿媳,并帮助儿子一起将这个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儿媳离家后,曾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仲桂英主动承担起了孙子课业辅导工作。

同时,仲桂英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协助居民区做好异地返沪人员信息确认、防疫宣传劝导等工作,希望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党员,虽不能像儿媳一样奔赴一线,但我也想尽一份力,为社区做些基础工作。”仲桂英坦言,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后,她更能体会一线人员的辛苦与不易,也更担心儿媳的安危。

现在,仲桂英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新闻,了解疫情的最新进展。看到不断增加的确诊跟死亡人数,就知道武汉医务人员工作强度之大,也难免有点担心。每次跟儿媳视频聊天时,仲桂英总不忘叮嘱一句:“别惦念家里,一切都好,照顾好自己就行。”

当你归来时

我和爸爸一起去接你

杜丽平的儿子王玮豪虽然年幼,但已懂得体谅妈妈工作的辛苦,杜丽平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抗击疫情一线的这些天,王玮豪自觉做起爸爸、奶奶的小帮手,从叠被子、洗衣服到扫地拖地……王玮豪帮家里分担了不少家务。

“妈妈对工作从来都是尽心尽责的,这次妈妈自愿去武汉支援,我打心底里佩服妈妈,为她自豪。”王玮豪表示,作为一名五年级学生,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大人操心,自己把自己照顾好,这也是对妈妈工作的最大支持。

“这些天,妈妈从武汉发微信或者打电话回来的次数很少、时间很短,每次只能长话短说。有时候会非常想妈妈,但是我知道妈妈在那里一定忙得不可开交。我不想妈妈牵挂我们,只希望她注意休息,保重自己。”从小到大,王玮豪从来没有跟妈妈分别这么久,总是忍不住想妈妈,但又不敢打扰。

于是,王玮豪就通过写信这种传统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让在一线抗“疫”的妈妈放心。他在信中写道:“我爱你妈妈,我希望你能快点安全回家,我需要你的陪伴,我会一直默默为你加油,相信你和你的同事都能一起胜利凯旋,中国一定能战胜疫情。当你归来时,我和爸爸一起去接你,妈妈加油!”

 

 

上 海 报 业 集 团      版 权 所 有

社区晨报万里